桓温北伐,即东晋年间,由将领桓温发动的三次北伐十六国的战役,分别出兵于354年、356年及369年,但唯有第二次战争成功收复了洛阳,其余均以退兵告败,并没有收获过大的成效。
当时东晋朝廷刚刚平定了苏峻叛乱,暂时稳定下来,不料北方却大乱。赵国大将趁君主去世便称帝建魏,冉魏又被前燕所灭,苻健建立前秦,东晋朝廷趁北方动乱派殷浩北征,失败后,由桓温领兵出征。
第一次北伐,桓温的军队来势汹汹,屡屡大败秦军,苻健誓死抵抗仍未能敌,多个郡县前来归降,受到桓温的安抚。此时桓温没有听从薛珍的意见直攻长安,在与秦军保持对峙的过程中被苻健击败,前秦抢先一步收割稻粮使晋军缺粮,更遇追兵被逼得退军,第一次北伐告败。
第二次北伐,北面叛乱,桓温起兵江陵直逼许昌洛阳,遇姚襄抵抗,桓温亲自披甲监战,结阵前攻,大败姚襄,收降周成及三千多家平民,修复黄陵,第二次北伐胜利。
第三次北伐,桓温名声大增扶摇直上,前燕发动战事,桓温野心勃勃欲登帝位于是再次北伐,领军出燕。晋军至兖州时,不顾郗超对汴水影响运渡的担忧,执意开凿河道行军;进入黄河以后,不顾郗超的劝阻坚决逆流而行;郗超建议直击燕都邺城或守河道控制运输储粮,且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不可拖到秋天,桓温均不采纳。晋军大败燕军后,燕军向秦军求助,得援兵开始反击,晋军战事不利又缺粮于是大乱阵脚,最终被两面夹击而告败。
桓温的三次北伐,使其在朝中威望极高,但由于战败使其未能篡位成功,北伐战争也未再继续,此后前秦渐渐崛起。
桓温北伐的原因
桓温北伐共有三次,三次都在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后又功败垂成,而三次桓温北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晋的局势日渐稳定,而北方政权的更替频繁,使东晋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收复北方。
成汉政权是一支由流民起义组建起来的政治军事力量,从西晋末年开始就一直盘踞在西蜀一带,成为了威胁东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永和二年底开始,桓温就开始了对成汉政权的作战,并在第二年击败了成汉,平定了西蜀。如此一来,让东晋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同时也让桓温在朝中赢得了一定的威望。同时,东晋的名将陶侃也平定了对东晋首都造成严重威胁的苏峻之乱,开创了东晋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
此消彼长,在北方却陷入了大乱。一直盘踞在中原地带的后赵国主石虎去世,后赵逐步走向分裂和崩溃。氐族的首领苻健趁着后赵大乱,引兵进入关中,建立了前秦政权。同时,原隶属于后赵的大将冉闵也灭了后赵,建立了冉魏政权。冉闵发布了“杀胡令”,开始大肆屠杀盘踞在中原地带的胡人,给胡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久之后,前燕的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又消灭了冉魏政权。总之,此时的北方陷入了一片混乱和分裂之中。
东晋方面却着手开始准备收复中原的工作。第一次由大将褚裒北伐,但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换了殷浩,在殷浩无法获得战果的情况下,东晋政权又替换了平蜀有功的桓温,从而开始了桓温先后三次的北伐战争。因此,南方的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混乱,是桓温北伐的原因。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将领的素质、政治、军事和目的等,是历史的必然性。
桓温在当时可以被称为是当时最杰出的将领,不仅在东晋,同时在北方和中原亦是如此。但是当时正值乱世。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南北两晋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因此,除了桓温这个“最杰出”的将领之外,同时北方还有类似于苻健、慕容恪、慕容垂等“比较杰出”的将领。这些人虽然不足以达到和桓温那样的军事水平,但作为进攻一方的桓温,在军事上处于下风是必然的。而且桓温自己也承认,有慕容兄弟在,他的北伐大计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在政治上,东晋当时虽然内部比较稳定,但纵观整个东晋历史,都是处于一个极其矛盾的状态。首先,北方的外族入侵,东晋得以苟安,是和北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同时,东晋的王族手中并无实权,真正掌权的却是朝中的士族大夫。如果桓温北伐成功,或许将破坏了东晋王族和士族,甚至和北方外族的利益平衡,因此实际上,东晋对这次北伐是极其不支持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南向北的统一战争,是少之又少的。这不仅表现在地理位置上,还表现在兵员的素质上。北方人一向民风彪悍,而南方人,则喜好渔歌唱晚。不同的民风,导致南方士兵整体战斗素质偏弱。
在目的上,桓温北伐主要是为了赢得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他本人对于北伐大计,也并不报以成功的打算。
总结来看,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和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失败比较类似,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曲折的军事斗争中,可以看出其失败的必然性。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