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匡衡 从一个贫困的少年成为一代大儒

风云人物  2020-10-27 19:150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

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的研究确实已经非常深入了。之后等到汉元帝继位之后,匡衡因为表现出色,被封为郎中,后来更是让匡衡在大殿之中为那些个官员讲解《诗经》因此被封为丞相,匡衡就靠着自己对于经学的理解居然达到了古代为官的巅峰。

当时已经是西汉后期,走下坡路的时候,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自然灾害也比较严重,甚至产生了“日食、地震”,在古代这可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算是深入人心,所以汉元帝非常恐慌,急忙询问文武百官,应该如何才能消弭上苍的怒火,匡衡也是一个有才的人,更具当时的社会环境,上书劝告元帝应该倡导节俭,亲近忠良,选拔人才等等,还主张以礼治国,这其中不少政策都正中要害,因此深受元帝的信任,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不小的正面影响,但是后来因为匡衡多占了几百亩的封地,加上他的儿子不给力仗着父亲为官,酒后杀人,所以匡衡不得不辞职,被免职后,匡衡没有颜面再回家乡,死在了匡谈村。

匡衡的故事

匡衡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一生精彩万分,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他凿壁借光和求书的故事,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深入的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故事。

话说匡衡祖上就是种地的,一直都尊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再加上实在是穷,所以也用不起也用不到蜡烛这种东西,而匡衡不一样,他有着进取的心,想要好好学习,但是白天必须努力干活没时间看书啊,只能晚上看,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又因为没有蜡烛,没法看,匡衡就陷入到一种非常尴尬的地步。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邻居有钱,晚上总是点着蜡烛,于是就向去借一根蜡烛,但是人家怎么肯,一顿冷嘲热讽,匡衡心里就不高兴了,心想“莫欺少年穷,现在看不起我,以后我让你都不敢看我(后来匡衡的成就确实是让这户人家望尘莫及)。”但是没有光还是一件大事啊,匡衡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你不是不借我蜡烛吗,我直接借点光来用用。”他在墙上开了一个小洞,为了避免被邻居发现还不敢开大了,所以透过来的烛光很微弱,但是好歹能学习了,于是匡衡努力的学着。

匡衡这么如饥似渴的学习,很快就把家里的书给看完了,觉得自己还是太没文化的匡衡很想再多看一点书,于是就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那个大户人家有着很多的藏书,匡衡就对主人家说:“我可以免费工作,只要能够让我看您家里的书就好了。”那个主人家也是一个开明的人,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有一说是说当时那户人家的主人也是一个老学究,对于像匡衡这样爱好学习的人非常看重,不只是把藏书给他看,还亲自教导他,最后匡衡总算是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大儒。

匡衡墓

匡衡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总体上来说他为人还算是正直,能够针对当时的弊端提出切实有效的见解,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而他勤奋好学的故事更是无数人从小就学习过的,那么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坟墓现状如何呢?

匡衡墓位于山东省峄城区,在匡衡的家乡附近,墓堆大约高达四米,直径有35米,整个坟墓的园区都种满了很多的林木,自墓穴建立以来就有不少的人因为纪念匡衡,前来吊唁,后来还建立了匡相祠,一直以来香火都不曾断绝,直到乾隆年间,当时的知县还重新修葺祠堂,并且请了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梁巘题写了一块石碑,这一行“汉丞相乐安侯祠记”也是梁巘晚年的经典之作,但是这么一块石碑一直以来都缺乏保护,经历无数风雨,上面的字迹都已经有点风化了。

匡衡的坟墓一直以来都缺少保护,当时存世的那些匡衡祠也早已经变成了历史的尘埃,甚至就连封土南部都曾经被红卫兵挖了一个深坑,幸好还未抵达墓室,到了前些年更是落魄到了一定程度就连外面的一个石像都倒在了地上破碎了。匡衡墓的破败没落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所以在后来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重新修葺匡衡墓,修复了这些年来破损的地方,并且还将匡衡祠堂内部的壁画也进行了重新的绘制,使得整个匡衡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了近代保护文物古迹的一大成功典范。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凿壁借光的匡衡 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的烛光读书的办法。书籍在汉代是很宝贵的,像匡衡这样的贫苦之家

0评论2020-12-294382

西汉匡衡凿壁借光是真的吗?匡衡官居何位
说起匡衡大家都会知道他凿壁借光的故事,因为它曾出现在小学的教材里面,以好学的榜样鼓励孩子学习。那么历史上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还有历史上匡衡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匡衡,字稚圭,是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衡以凿壁借光的故事传世,人

0评论2020-12-152127

匡衡因凿壁偷光着名 晚年因为偷窃被打回原形
匡衡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起“凿壁偷光”的故事,只怕很多人都会感到耳熟能详——是的,匡衡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匡衡少年时的勤学刻苦,却不知道他晚景凄凉。匡衡的人生是很励志的,汉宣帝时期,匡衡就进了汉朝朝

0评论2020-12-122485

出生贫困的西汉丞相匡衡少年勤学的故事
匡衡是西汉年间有名的大学问家,少年的家里很穷,爱好学习的他没有蜡烛来让他学习,(看到这,小编我就非常想吐槽那些熄灯之前努力玩,熄灯之后在楼道学习的人。)但是匡衡应该不是这种人。那种没有电的年代,没有蜡烛,太阳下山了什么都干不了啊,但是匡衡还

0评论2020-11-273379

西汉经学家匡衡生平简介 匡衡是怎么死的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

0评论2020-11-231549

西汉一代名相匡衡竟是靠凿壁借光最终学有所成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凿壁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

0评论2020-10-211184

西汉经学家匡衡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

0评论2020-09-223019

西汉经学家匡衡是故事 匡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

0评论2020-09-163978

匡衡凿壁借光之后 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的烛光读书的办法。书籍在汉代是很宝贵的,像匡衡这样的贫苦之家

0评论2020-09-044667

揭秘西汉匡衡如何从寒门子弟变成一代名相?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

0评论2020-07-271647

西汉经学家匡衡勤学典故分析 匡衡的墓地在哪里
匡衡的故事匡衡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一生精彩万分,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他凿壁借光和求书的故事,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深入的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故事。话说匡衡祖上就是种地的,一直都尊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再

0评论2020-07-082920

匡衡 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殊不知匡衡在学成之后却因一件事而自毁前途

0评论2020-05-221194

匡衡读书的故事 古代传统好学故事凿壁偷光
匡衡读书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

0评论2020-05-194453

匡衡凿壁借光之后 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的烛光读书的办法。书籍在汉代是很宝贵的,像赵匡衡这样的贫苦之

0评论2020-03-09372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