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6处唐宋摩崖造像或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证

文史百科  2020-04-28 10:090

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州市境内的30余处文物点。

“荔枝道”,系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途经四川达州、巴中等地,全程1000多公里;“米仓道”则为古时陕西汉中翻越米仓山入蜀之古道,同样途经达州等地。

考古人员表示,此次调查发现,6处分布在宣汉、大竹、达川、渠县等区县的唐宋摩崖造像,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了佐证。考古人员还透露,这些造像的风格和组合特征受到巴中地区石窟艺术的影响,说明在唐宋时期,“米仓道”和“荔枝道”这两条南北走向的路线已经存在着横向联系。

在这6处摩崖造像中,有1处摩崖造像为新发现。这龛造像建在一面陡壁最高处,保存完好。石刻一旁刻有“天宝元年”的题记,这是与“荔枝道”通行时间最为接近的一处造像,为“荔枝道”的走向提供了重要证据。

参与此次调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古代寺庙以及摩崖造像,往往都会修在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一般来说,只要发现唐代的寺庙遗址及造像,就可证明附近曾存在交通要道。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此次考古调查为厘清“荔枝道”走向提供了新资料,其走向也有望进一步明确细化。

此外,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不少“精品”。位于渠县新流溪的石板桥,7米长的桥面仅靠每块4吨多重的石板铺就。通川区中山寺的甬道石壁上刻有各种瑞兽,技法高妙、保存完好;达川区的大风高拱桥,拱高近30米,被认为是四川境内已知的拱身最高的拱桥。

查看更多关于【文史百科】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杨贵妃为何独爱吃荔枝?是因为荔枝美容吗?
天宝四年杨玉环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27岁的杨玉环除了“善歌舞,通音律”外,还独创一套杨氏护肤养体法,凭着这一套实用时尚的硬功夫,她击败后宫三千佳丽,独赢玄宗心。唐玄宗被她倾城倾国之色所折服,对后宫发出这样的感叹:“朕得杨贵妃,如得

0评论2020-12-273417

唐朝的“荔枝道” 杨贵妃所食荔枝从何处来
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

0评论2020-12-104350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杨贵妃爱吃荔枝的真实写照吗?
历史上一直相传杨贵妃爱吃荔枝。晚唐杜牧游华清宫,写下绝句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写的就是不远千里迢迢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事。杨贵妃的时代,西安尚叫长安。长安本不产荔枝,贵妃的荔枝全是由南

0评论2020-11-272746

安禄山与杨贵妃什么关系 杨贵妃荔枝的故事分享
历史上说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是一名胡人,他最后也成为了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并且建立了燕政权,他长得也很胖,在朝拜的时候只对着杨贵妃朝拜,唐玄宗问他为何只拜杨贵妃,而安禄山说是因为他们的地方是以母为贵,所以他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哈哈大笑

0评论2020-11-231195

杨贵妃为何疯狂喜爱荔枝 用荔枝养胖自己吗?
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宠爱程度由一件事就可得知,杨贵妃深爱荔枝,唐玄宗为博美人一笑,令人百里加急快马加鞭将荔枝送到京师,足见杨贵妃的喜爱程度。杨贵妃在百果之中独爱荔枝,几乎到了不惜血本的疯狂程度。那么,她为什么狂爱吃荔枝呢?这恐怕是一个鲜为人知

0评论2020-11-163177

传杨贵妃荔枝保鲜法 刚摘下放进竹筒用湿泥巴封口
1000多年前,大唐皇妃杨玉环香消玉殒,命丧马嵬驿,但她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渐忘。相传唐玄宗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千里迢迢,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新鲜荔枝,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传诵的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0评论2020-11-112852

海南抗日的三大“神器” 荔枝炮 箭毒木 毒鱼藤
海南省文昌南阳地区(原南阳乡,现文昌市文城镇南新村、南联村一带)是著名的“抗日模范乡”,抗日坚决,群众基础牢固,军民一致,堪称典范。记者近日采访时,除了被当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抗日杀敌的好儿郎感染,还发现了3件闻所未闻的“抗日神器”:荔枝

0评论2020-11-092744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杨贵妃到底吃没吃过鲜荔枝?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诗的主人公就是杨贵妃。那么,杨贵妃究竟吃没吃过鲜荔枝呢?很多人认为可能性不大。杨贵妃是中国的胖美人,也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她先为唐玄宗儿子

0评论2020-10-253720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杨贵妃为何喜欢吃荔枝?
杨贵妃为何喜欢吃荔枝?唐代的女人,是以胖为美的。天宝四年,珠润玉圆的杨玉环被选入宫,独得唐玄宗的宠幸,封为贵妃。那么,杨贵妃雷倒唐玄宗的美体从何而来?她有哪些养生真经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家从杜牧的这两句诗里,已经知道了

0评论2020-10-014461

雍正赐年羹尧荔枝六天到西安 为何仍要杀他?
雍正对年羹尧赌咒发誓说:“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也就是说雍正不当一个好皇帝,第一个就对不起年羹尧。这种肉麻的话简直是亘古未见。雍正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了保鲜,让驿站派人狂奔,从京师到西安只用了6天,比起当年“一骑红尘妃子笑”的

0评论2020-08-193863

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送到长安城内的
荔枝,又名丹荔,属无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浓郁,营养丰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气,一向为历代骚人墨客所青睐,留下许多赞美的诗文,那么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何地?我们知道,荔枝性喜温热、多湿和充足的光照,是亚热带常绿果木,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2

0评论2020-08-133772

史上一颗荔枝引发的争议 只因李隆基爱杨贵妃
每到吃荔枝的时节,就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杨贵妃,另一个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东坡了。在很早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就因为这两个人,在没有吃到荔枝以前,就对荔枝产生了种种美好想象。不过

0评论2020-08-053932

唐朝的“荔枝道” 杨贵妃所食荔枝从何处来?
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

0评论2020-07-063087

岭南荔枝需几天可送到杨贵妃手中?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有一首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的是贡品荔枝送到华清宫的景象。对于诗中荔枝是从哪进贡的,一直存在争议,很多荔枝产地都说荔枝是他们地方进贡的,并列举许多传说、故事,

0评论2020-06-091542

杨贵妃为了吃个新鲜荔枝,到底有多劳民伤财?
杨贵妃吃荔枝结果遭到千古非议,跟杜牧的那首《过华清宫》有很大关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这首诗基本上是杜牧瞎掰的。现代超市随处可见的荔枝,古代能卖多少钱,杨贵妃吃荔枝到底能有多劳民伤财?首先,荔

0评论2020-06-034345

杨贵妃为何喜欢吃荔枝?吃荔枝能增肥和养颜
杨贵妃为何喜欢吃荔枝?唐代的女人,是以胖为美的。天宝四年,珠润玉圆的杨玉环被选入宫,独得唐玄宗的宠幸,封为贵妃。那么,杨贵妃雷倒唐玄宗的美体从何而来?她有哪些养生真经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家从杜牧的这两句诗里,已经知道了

0评论2020-04-274396

历史解密 杨贵妃究竟为何喜欢吃荔枝呢?
杨贵妃在百果之中独爱荔枝,几乎到了不惜血本的疯狂程度。那么,她为什么狂爱吃荔枝呢?这恐怕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天宝四年杨玉环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27岁的杨玉环除了“善歌舞,通音律”外,还独创一套杨氏护肤养体法,凭着这一套实用时尚的

0评论2020-04-231730

一骑红尘妃子笑 荔枝摘下放竹筒用泥巴封口
1000多年前,大唐皇妃杨玉环香消玉殒,命丧马嵬驿,但她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渐忘。相传唐玄宗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千里迢迢,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新鲜荔枝,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传诵的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0评论2020-04-122702

唐朝的荔枝道 杨贵妃所食荔枝从何处来
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

0评论2020-03-261698

“一骑红尘妃子笑” 荔枝摘下放竹筒用泥巴封口
1000多年前,大唐皇妃杨玉环香消玉殒,命丧马嵬驿,但她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渐忘。相传唐玄宗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千里迢迢,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新鲜荔枝,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传诵的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0评论2020-03-252916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