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
佛舍利出土经过
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名人档案库”,其中包括许多未公开的珍贵手稿原件、考古笔记。50多年前,镇江的一次考古发现,震惊了全国。在甘露寺修复铁塔发掘塔基时发现地宫,地宫内石函中发掘出700多颗佛舍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只石函中以金棺银椁瘗埋,后来被学者证实的11颗释迦牟尼佛祖舍利。当年,进行这次考古发掘的江苏省文物工作队镇江分队的队长,就是梁白泉。1960年梁白泉在现场亲笔手写的“考古笔记”,犹如穿越直播,将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刻,带回到现世面前。
500多件档案藏珍贵手稿
在南京市档案馆,里面摆放的都是旧文件、老照片、旧证件,老牛皮纸封皮的录本。在一般人眼中,这就是一堆旧物而已,可在南京市档案馆的人看来,它无异于一个潘多拉宝盒。500多件档案,却浓缩着一位文博界泰斗的一生。此次征集的梁白泉的个人档案包括,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学生时代的笔记,著作的手稿,还有工作、生活中的照片、证书、奖状、奖牌等,特别是其中许多关于文博研究方面的、未曾出版发行过的笔记、手稿原件弥足珍贵。
翻看这些档案,发现了梁白泉大量“考古笔记”。有高邮天山汉墓发掘、东阳城遗址发掘、广陵王玺的发现等等,有的还是从未公开过的珍贵手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镇江甘露寺古铁塔塔基发掘报告》,这场在196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曾经震撼了全国。“1960年,南博成立江苏文物工作队,我是镇江分队的队长。”
考古笔记还原佛舍利出土
梁白泉的手稿上写道,甘露寺铁塔塔基修复工程在1960年的四月开始,当工程进行到重修塔身基础的时候,又决定对塔基进行一次发掘。一共发掘了十天,出土文物两千多件。
这次发掘出土的遗物,包括有石、玉、骨、金、银、铜、铁、陶、瓷、琉璃、木、漆、纸、丝等十四类,其中多是唐末佛教艺术珍贵文物;而尤其重要的是从南京古长干寺移来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十一粒。铁塔发掘深度4.22米,共计七层。第一层是黄砂土,第二层出土了明代的“泰昌通宝”、清代“顺治通宝”各一枚,“乾隆通宝”两枚。第三层出土了铁弹丸四枚。
到第七层,有了最惊人的发现。第七层是甘露寺的“地宫”。梁白泉在笔记中写道,地宫内放了一个大石函,函盖上面覆了一块宋代的“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记”石刻,顶上散置40枚铜钱,函盖上也有一些铜钱。把大石函吊出,坑底显出铜钱约九百枚、残铁器六件、残铜渣一件、玻璃珠三颗、玉穿一件。“大石函盖内有宋人刻字,函内用锦绣包着小石函两个、银函银盒两个、漆盖一个,还有许多灵骨和四百枚左右的铜钱。西面一个小石函内有银椁金棺,是瘗禅众寺舍利的;东面一个小石函内有银椁金棺,是瘗长干寺舍利的,在这个石函的东面,是一个漆盒,内盛木轴和银牌,漆盖顶上北面,是一件园银盒,内盛木函琉璃瓶舍利灵骨等,更北是方银函一件,内盛舍利。”
长干寺佛舍利在甘露寺地宫
大石函内放置着一些唐代的石刻,其中最重要的有唐长庆四年《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记》和太和三年《李德裕重瘗上元县禅众寺舍利记》石刻两方。此外还有唐宋石刻七方,都是记载唐宋重瘗舍利的经过。《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记》中记载:“上元县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二十一粒。缘寺久荒废,以长庆甲辰岁(四年,824)十一月甲子,移置建初寺,分十一粒置北固山,依长干旧制造石塔,永护城镇,与此山俱。”
这个藏纳长干寺舍利的石函盖阴还有宋代重痉时的四行题记:“阿育王释迦舍利十一颗,在东函并锦绣襆十重,元丰戊午岁四月八日,重瘗谨题。”
“从中可以认定,甘露寺塔地宫中所出土的释迦佛舍利,是出自南京的长干寺。”当时这一重大发现,对江南地区佛教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时出土的佛舍利总数共有772粒。唐代瘗下的计有两处:长干寺舍利小金棺内11粒,禅众寺舍利金棺内156粒。禅众寺也是南京的古寺院。
对于那次考古,梁白泉还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出土了宋代王安石弟弟王安国的一张亲手所书的毛笔题字。“保存得非常完好,非常新鲜。”他告诉记者,他们在镇江考古进行了一年,这本考古笔记就是当时所记录、整理的,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可是当金棺银椁出土的那一幕他们的震撼和激动,直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5年内要新增50位名人的档案
南京市档案馆中的“名人档案库”,收集的内容包括反映名人主要经历及其主要活动的生平材料如传记、回忆录、履历表等;反映名人公务活动的材料,如文章、报告、演讲稿、工作日记等;反映名人成就的材料,如代表作、著作、研究成果、书画等;名人所获得的各类证书、奖杯、奖状、奖章以及与名人有关的家族谱牒、信函等;反映名人各类活动,包括家庭活动的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光盘及其他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物品。还有名人的口述历史材料,社会对名人研究、评价的材料,如纪念性、回忆性材料,先进事迹材料,研究介绍材料等。
盗墓者仓促遗落的“广陵王玺”
南京博物院在扬州市西北郊约12公里的甘泉镇甘泉砖瓦厂里,清理了一座东汉墓,编为甘泉一号墓;1980年春,又在它的东面清理了一座,编为二号墓。两座封土堆直径均约60米、高约13米,外观像山,故名“双山”……
第二年2月24日,砖瓦厂女工人陶秀华,在二号墓封土乱堆——包括盗洞中扰土及残留物中,偶然发现了刻有“广陵王玺”四字的金印,这个乱土堆原在墓旁,后来移到东南方约150米处,原墓墓室处,已成一个大水塘,可以肯定,这是早年盗墓者,在仓促之间失落在盗洞扰土当中的,是二号墓的陪葬品。陶秀华将它交给了国家,由南京博物院所珍藏……以上两玉四金、三西汉三东汉,要说汉代皇帝赐予诸侯王的金印,广陵王玺大概是唯一存世的珍品了……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