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大神。尽管这样的神话的确有些久远了,但神话主人公的后代们,依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创建着自己的文化,甚至还创建起了自己的国家:盘古国。南朝梁人任昉所著《述异记》中也提到过“南海中盘古国”。那么,传说中的盘古国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那它究竟又在哪里?
广州花都区有一座盘古王山,山上有一座盘古王庙,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的“盘古节”,人们都会载歌载舞地庆祝。在广西来宾有大量的盘古遗址、盘姓居民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和歌谣,似乎更加符合《述异记》中关于“盘古国”的描述。
起源于瑶族先民的盘古遗风
盘古国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中,书中提到:南海中有盘古国。这本奇异的书非常有趣,它不仅对盘古神话的流传地域、来源作了具体明确的记述,还对“盘古国”的特征进行了描绘:那里的人们都以盘为姓;南海有盘古的墓;桂林有盘古的祠……
那么,“盘古国”所在的“古南海”应该在什么地方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由秦始皇来解答。秦始皇在平定岭南之后,分别设立了包括桂林、象郡、南海在内的三郡。“古南海”其实就是当时的南海郡,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市。
在广州市花都区(旧称花县),有一座气势奇特的盘古王山,郁郁苍苍的山麓上有一座盘古王庙,它不仅是盘古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远近闻名的庙宇,历年香火不绝。在清代,“盘古烟霞”已是“花县八景”之一。
关于盘古王山和盘古王庙的来历,花都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棣生告诉笔者,花都区所辖的狮岭镇、梯面镇、花山镇一带在古代都是瑶族的居住地,瑶民的先祖将盘古作为始祖崇拜,在狮岭镇的炉山山麓建起了盘古庙,每年在盘古的生日(农历八月十二)举行“盘古节”庆祝活动。
在“盘古节”上,民间艺人跳起曼妙的盘古王舞,向盘古王致敬。而节庆的高潮,莫过于扣人心弦的“抢花炮”。据说哪个村的人拾到花炮,盘古王就会庇佑那个村的全体村民平安、顺意。
到了明朝弘治年间,官兵征讨瑶族人,盘古庙被焚毁,“盘古节”等民俗活动也被迫中止。
直到约300年后的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当地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的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邱毛松认为:这里便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于是每天在这里施医,游说周围的人去参拜,“盘古王”渐渐远近闻名,人们还重新修建了盘古庙,香火很盛。最后,炉山终于改名为“盘古王山”,一年一度的“盘古节”庆祝活动也恢复了,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整个南海郡所辖的珠江三角洲,除花都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盘古的遗迹或传说。因此,不少专家认定古代南海“盘古国”就在现在的花都。
壮族先祖留下的盘古遗址
但是,近年来,盘古国位于广州花都区的说法受到了挑战。有专家经过研究指出,神秘的盘古国可能并不在花都。他们认为,任昉的《述异记》里提到的“南海”不是指当时的南海郡,而应该像许多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指的是今天的华南地区。由此推测:在古代的华南——珠江流域,曾经存在着一个以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国。
为了证实从文献中得出的推测,民俗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古代文献的记录相对照。
专家们调查发现,在三国时期吴国所属的桂林郡所辖地带,也就是现在的广西来宾市一带,共有盘古庙28座。而且在广西来宾市,各地都盛行祭祀盘古诞辰庙会活动,如演盘古戏、唱盘古歌等。这跟《述异记》所记载的“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不谋而合。
此外,在来宾市兴宾区和秦代桂林郡郡治所在地贵港市等十几个县市,有许多“以盘为姓”的壮族居民,并有纯盘姓的壮族村落。这里民间不仅盛传各种版本的盘古故事、盘古歌谣、戏曲,而且冠以“盘古”之名的事物随处可见,形成了群落性的地名文化景观。这又印证了《述异记》中“今人皆以盘为姓”的记载。
专家还指出,花都瑶族流传的盘古神话中并没有“垂死化生创世”之说,而广西壮族盘古神话中有“碎胎化生创世”说,其内涵与盘古的“垂死化生创世”极为相似。
以上调查证明,《述异记》中记载的“盘古国”的各种要素和特征,与广西来宾流传至今的鲜活民俗文化形式相互印证。那么,史称“桂林”的广西来宾,应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享有“盘古国”之誉,也应当是名副其实的。由此专家们判断,《述异记》中所说的盘古国极有可能就是广西壮族人所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古代盘古国的地理位置的争论,至今仍未停止。河南的研究者认为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原汉人聚居地带,也一直试图证明盘古国位于河南。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支持,就连考证出古“盘古国”在广州花都的学者,也无法否认盘古神话发源于河南。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