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已经不再考虑立嫡了,他后来倒是又立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皇帝南巡到杭州,皇后跟皇帝闹翻,要就地出家当尼姑,这实际上就是要跟皇帝“离婚”,当然这是办不到的事情,不然皇家的脸面往哪儿搁。皇后被拒绝后居然自己削发,乾隆帝说她“突发疯迷”,将她遣送回京,第二年就死了。
她实际上被剥夺了皇后称号,只是没向全国公布,死的时候是按皇贵妃规格办的丧事。从此,乾隆帝再没立过皇后。这样一来,乾隆帝的儿子全是庶出,立嫡之说也就无从谈起了。
前边说乾隆皇帝发誓不立太子,但那是气话,其实,十几年间,他一直在考虑此事,但是,他又不敢深想这件事。为什么呢?乾隆帝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他想立哪个皇子为太子,这个皇子很快就死,已经立死了两个嫡子。后来,他一度想立皇三子,就是前边说的乾隆帝在通州扬言要杀掉的那个皇三子,结果这个念头一出来,皇三子就死了,死的时候二十六岁。乾隆帝后来又动了个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还没拿定主意,皇五子也死了,死的时候二十五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多么的痛心,乾隆帝儿子虽多,也经不起接二连三地死,乾隆帝不敢想了。
但是,不敢想也得想,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六十三岁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在人间的皇子就剩下六人了,这六人中,还有两个已经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了。哪四人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四个儿子全是庶出,乾隆帝已经不存什么嫡庶之见了,只看谁的品格、能力更强些。
这四人中谁的品格、能力较为突出呢?在乾隆帝看来,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万般无奈,只有采用“排除法”。让我们来排除一下。
先说皇八子永璇。永璇的优势一是在兄弟中居长,二是聪明绝顶,诗作得好,字写得好,还画得一手好山水。但是,永璇一副“公子哥”派头,或者说一副“名士派”。当时,皇子们大多有差事,也就是说有工作,大小管着一摊子事儿。有差事你就得按时上班,不,永璇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任何组织纪律观念。有一次,北方大旱,不下雨,不下雨就得向上天祈雨,先是百姓祈雨,老百姓面子小,当然求不来雨,于是,各级官员祈雨,还不下,再就是皇子出面祈雨,如果这还求不来雨就得皇帝亲自祈求上天了,可见,这是一件与天神沟通的十分严肃的工作。永璇奉旨祈雨,这是个苦差事,烈日炎炎之下衣冠楚楚地站上多半天,带有一定自虐色彩的程序一道接一道,永璇祈了一会儿,见老天不给面子,没有一点儿要下雨的意思(哪有那么快,祈完两三天内下雨就算灵验了),索性不祈了,爱下不下,扬长而去。乾隆帝闻讯气得个半死。另外,永璇还有一大劣势——仪表欠佳,欠佳到什么程度?说是有足疾,是不是达到走路一瘸一拐的程度不得而知,要真是这样,仅此一点就绝无入承大统的资格。乾隆帝又不是仅有他一个儿子,不到万不得已,能选个“残障人士”当国家元首?所以,乾隆帝屡加训斥,后来就懒得管了,死了心了,对他不寄予任何希望了。我们接着排除。
下面来说皇十一子永瑆。如果说皇八子永璇是“公子哥”的话,这皇十一子永瑆就是“艺术家”,而且,可以说是“大艺术家”。他精通什么艺术?书法。他的书法造诣能达到什么程度?可以断言,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第一或许夸张,但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家前五名,肯定有他。要知道,在中国文人都拿毛笔写字的当时,做个书法家真的很不容易。附带说一句,清东陵裕陵——乾隆帝陵前的神功圣德碑的碑文,就是他书写的。永瑆风雅多才,完全没有祖先游牧于白山黑水、跃马横刀的气派了,相反,汉族士大夫的习气倒很深。别看他是个书法家,一般人可求不到他的字。他给弟弟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写了个扇面,落款“兄镜泉”三个字。夏天,永琰拿着这个扇子,让乾隆帝看到了,乾隆帝奇怪,自己没有一个叫“镜泉”的儿子呀,你怎么会有一个叫“镜泉”的哥哥?永琰回答“镜泉”是永瑆自己起的字号,惹得乾隆帝大骂他沾染汉人习气,附庸风雅,忘记满洲尚武之风,实为忘本,下令皇子一律不得自署字号。
永瑆靠着爸爸是皇帝,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偏偏吝啬得出格儿。一天他府里死了一匹马,把他心疼得要命,不是心疼这匹马,而是心疼自己财产的损失。他堵在王府大门口,死活不让人把马拉出去埋了,要吃马肉,不仅自己吃,整个王府的人都得吃,为什么呢?这样可以省下几顿饭钱,可见他吝啬到什么程度。说起来恐怕无人相信,他府中攒着几十万两白银,他领着大家每天喝粥度日。于是,永瑆逐渐成了王公取笑的对象,虽然贵为皇子,但渐渐没有人相信他能成为未来的皇帝了。他死在道光三年(1823年),临终拒绝家人为他洗净身体,理由是死后入土腐烂,比现在还脏,洗了也白洗,他就是这么个怪人。
最后,让我们跳过永琰,说说皇十七子永璘。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择储的时候,永璘年仅八岁,拿今天话说,是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位接班人,实际上是无法考查的。仅就目前来看,乾隆帝感觉他轻佻,不爱学习。当然,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从永璘成年以后的表现来看,他差不多是乾隆帝的儿子中最不成才的一位。与他的几个哥哥不同,永璘可以说是个“游侠”一类的人物,他经常出宫溜达,到哪儿溜达?就是光顾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胡同,这个胡同,那个胡同,一共八个,游了个遍。他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也懒得管他了。不过,永璘也不能说一无是处,他有两个“长处”:一是平易近人,在前门外大酒缸与贩夫走卒侃大山,没有一点儿皇子的架子;再一个长处就是颇有自知之明,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啸亭续录》这部书记载,他曾说,即使皇冠像雨点一样从天洒落,也淋(轮)不到我的头上,没戏!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