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朱元璋晚年时小时玩伴只剩一人 他为何没有被杀?

历史解密  2020-10-05 22:210

在明朝的洪武年间,这个时候做官的人都是相当危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很著名的明朝初期四个大的案件里的蓝玉和胡惟庸,被杀的大臣们多达3万多人。洪武年间的开国建功伟业的老臣们,几乎一个没剩下,都被杀尽。就连徐达、常遇春,如果不是早早就去世了,恐怕也难逃被杀的命运了。不过,也有一个名人,他的名字叫做汤和,一生之中做事谨慎,就荣华了一生,得了善终。

汤和,字鼎臣,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安徽凤阳人。《汤和传》中说道:“与太祖同里闬”。这个“闬”的理解就是门的意思”,在这里说的是里巷之门。朱元璋小的时候和汤和生活在同一个小巷里。汤和从小就很有抱负,又文武双全,小时候就是孩子王,而长大之后又身材高大,面容英俊,这足以证明汤和是个不一般的人。

据说,朱元璋农民起事的推荐人就是汤和在郭子兴起事的时候,汤和已经因为功劳卓越成为了一个小官了。而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寺庙里的一个小和尚。汤和顾念儿时友情,还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一起谋事,共享富贵。不过在明史之中,却没有提到这件事情。历史上只记载了关于朱元璋“卜神”之事,书中的意思是说:

那一年,朱元璋正在寺庙里思考要不要去别的地方躲避战乱。于是到菩萨面前卜卦,发现卜出来的走或者留下都不是很吉利。朱元璋喃喃自语道,是不是我要干件大事业了?于是再一卜卦,果然是大吉。当天晚上,朱元璋就套靠了郭子兴,从其开启了一条胜者之路。这样的一段描绘,意思是说,朱元璋参加起事军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受到谁的指引。后来,郭子兴还把他的养女赐给了当时的朱元璋做妻子,众人都不服气,但只有汤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汤和的表现让他很是高兴,从而他对汤和就颇有好感。汤和为了朱家的天下奋斗了一生,兢兢业业。那么对于这么一个老臣,朱元璋怎么就放下心了呢?史书上记载说是他为人出事及其小心,谨言慎行,小编看来不然,更多的是汤和本身就是一个聪明人。

他深知朱元璋的心思,在朱元璋杀了胡惟庸等人之后,他心惊胆战,知道了朱元璋忌讳他们手中的权利,所以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按理说当朱元璋听到儿时伙伴,起事的引路人说要辞官的时候,应该挽留一下,但却没有,相反他很高兴,还为汤和在凤阳修筑了房子,朱元璋认为汤和是个明白人,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汤和这样的人,那朱元璋还会杀那么多的大臣吗?

不过朱元璋是个心思很重的人,很多人都曾告老还乡,为什么还是不能逃出一死呢,因为帝王的猜忌之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汤和即使回了家还是处处小心,这才使朱元璋放下了戒心。汤和回家之后,把朝廷赏赐下来的东西都分发给了亲朋好友,更是从不结交官员不过问朝政之事,也告诫自家子孙规规矩矩,从不落人把柄,这一点朱元璋相当的满意。

汤和有个嗜好,就是爱酒如命,但从不酒后乱说,唯独有一次,在喝酒之后,做出了表现功高的事情,不过,据历史学家表示,这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汤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让朱元璋觉得他是一个愚蠢鲁莽的人。

对于汤和总是醉酒这件事情而言,朱元璋是不是已经看透了,这倒是无从得知。不过朱元璋的顺水推舟却做的很好,论功封赏的时候还把汤和醉酒说出的事情当做借口,其他人都峰了公爵,只有汤和被封侯。其实朱元璋这么做。只是为了杀鸡儆猴罢了,试想,这么大功劳的人他朱元璋都可以只封侯,那别的人更不用说了,汤和也是个聪明的,装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道谢了皇恩。可见汤和的心智非常高。

汤和告老还乡之后,还被朱元璋请出来攻打倭寇,汤和所到之处,无不是好名声,但他去丝毫没有骄傲,更没有恋战,仗一打完,立刻辞官回家。洪武23年正月初一,汤和来到朝堂之上给朱元璋叩拜,送上新年祝福,突然得了急病,口不能言,朱元璋派人把汤和送去南京,朱元璋拉起汤和的手,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当时的汤和只能点头,却说不出话来了。

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也只是剩下汤和一个了。

洪武28年8月28,汤和去世了,当时的汤和70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为襄武,埋葬在凤阳曹山。汤和的一生就这样完结了,正说明一时糊涂总好过太聪明。太聪明的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会毁灭,但装的了糊涂的人却是心有大智的人,这种人往往又可以善终。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