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吃鱼吃死的?

历史解密  2020-06-10 00:280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那孟浩然是怎么死的?

那一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到长安应进士不第,到太学赋诗,写得太有才了,“一座嗟伏,无敢抗”。王维为之延誉不遗余力。某日,王维邀孟浩然到他的府衙做客,坐下不久,大唐皇帝玄宗驾到,孟浩然慌忙钻进床下。孟的诗名早已上达天听,王维当即奏明:孟浩然因恐冒渎天颜,躲在床下。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俱而匿?”因诏浩然出,浩然再拜并自诵所作,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寂,松月夜窗虚。”孟浩然诵出第一句时,王维一听就知道完了,及至诵出“不才明主弃”,观圣颜已然变色。玄宗本来心情大好,偏偏节外生枝,你孟夫子想不起你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就罢了,省心讨个巧,吟诵一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行,这些名句玄宗定然见赏,一高兴封个“翰林待召”什么的,不是小事一桩吗?可他偏偏道出了这首最不令皇上待见且微露寒蹇的牢骚诗篇。

玄宗的批评不失天子风度:“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虽说未加责罚,“不用”已是最大的责罚。而孟浩然并非不欲求仕,否则无法解释他四十岁了还不忘考取功名,孟浩然有赖王维而亲沐皇恩,却在那么一个特别的情境下吟出了那篇不靠谱的五言诗,只好“南山归敝庐”了。

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想必人缘定然不坏,然其豪放之处又太过无羁,所以尽管总是有朋友想办法帮他,往往事与愿违。采访使韩朝宗与浩然约好同上京师,举荐他当朝为官,浩然聚友畅饮尽欢,朋友提醒不要误了与韩的约会,浩然叱曰:“喝酒,不要管他。”朝宗怒而前来辞行,浩然毫无悔意,实不欲再趋辇毂,所幸这一回只是误事而已。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此时孟浩然患有背疽,在古代这是十分危险的疾病,孟浩然经良医诊治,病将痊愈,但须忌口,尤其不能吃鱼。老友相聚,浩然设宴款待,相谈甚欢之际,上来了一道襄阳河鲜绝品查头鳊,鱼味肥美异常,浩然将医嘱抛在了脑后,“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王昌龄还未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闭上了诗人的睿目,终年五十二岁。后人说王昌龄心下很是愧疚,这话不错,硬要说王昌龄的愧疚在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乃用典不类。相信王昌龄若知孟浩然吃鱼会死,绝不会让他动一筷子的。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揭秘:孟浩然为醉酒所害 口不择言得罪皇上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12-193206

孟浩然简介 唐代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生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0评论2020-12-112937

忙碌的隐士孟浩然 身在江湖 心系仕途
孟浩然与王维被并称为“王孟”,被推为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宗主。他们的“隐逸”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可谓钱钟书“围城”一词的唐代解说版。王维是终生为官,人在官场、心在山林;孟浩然至死都是布衣,却是身在江湖、心系仕途。孟浩然的字是浩然,名

0评论2020-12-043312

孟浩然是“酒鬼” 喝醉后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11-223724

孟浩然“醉酒误事” 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11-113982

孟浩然醉酒误事 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11-023507

古人纳凉方法:李白裸奔 山林孟浩然做新发型
三伏以来,乃至立秋,天气炎热,罕遇凉风。如何避暑,现代社会当然容易,一台空调足矣。然而,过去大部分人家最普遍的途径是“公子王孙把扇摇”,最奢侈的享受是地窖藏冰降温。据记载,唐朝中期时,哪怕盛夏,在皇家园林里,都能冷得牙齿打颤。当然,避暑也能

0评论2020-10-154524

孟浩然喝酒误事 喝醉酒错失当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10-032761

喝酒误事!孟浩然因为醉酒错失为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09-123174

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 孟浩然为何不得志
在唐朝,大凡吟诗作赋有点名气的,基本上混得都不错,要么在中央任职,要么到地方做官,唯独一位老兄除外,谁?山水田园诗两大代表之一——孟浩然。这位孟兄年轻时恪守孔老夫子“父母在,不远游”的训示,主要呆在家里,侍奉双亲,兼读书作文。几十年工夫,博

0评论2020-09-043554

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孟浩然曾被吓得躲在床下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据《唐

0评论2020-08-011700

喝酒误事!孟浩然因为醉酒错失为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07-214142

唐朝秘史 趣谈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故事
孟浩然也是唐朝的大诗人,虽然名气不及李白,但是个李白的关系非常的好。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可谓亦师亦友。他们之间互相帮助、感情深厚,从李白的诗句中也可以窥见一二。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

0评论2020-07-184578

孟浩然尴尬面试:被吓躲入床底 选诗暗讽皇帝
据《唐才子传》记载: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跟王维结为好友。一天,王维私邀他进入内署,正巧碰到唐玄宗驾临。遇到皇帝,本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面试良机,可惜孟浩然不知把握,竟惊慌地躲避到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汇报。玄宗命出见后,孟浩然本该好好展示

0评论2020-06-122463

诗人孟浩然为醉酒所害 口不择言得罪皇上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0评论2020-06-063153

古人纳凉 李白“裸奔”山林 孟浩然做新发型
三伏以来,乃至立秋,天气炎热,罕遇凉风。如何避暑,现代社会当然容易,一台空调足矣。然而,过去大部分人家最普遍的途径是“公子王孙把扇摇”,最奢侈的享受是地窖藏冰降温。据记载,唐朝中期时,哪怕盛夏,在皇家园林里,都能冷得牙齿打颤。当然,避暑也能

0评论2020-05-143903

孟浩然是如何走出一条非典型成功道路的?
你若是一个生活在唐代的文人,想功成名就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公务员,否则你就没什么前途了,要么像温庭筠那样投身于风月场所,变身为妇女之友;要么像高适那样,转战边塞,曲线救国。但是,也有人什么都不干,到处旅行,最后也红了。比如,孟浩

0评论2020-04-301821

面对绝佳良机!看孟浩然如何自毁长城
唐朝时期,只要是吟诗作赋拥有些许名气的,基本上都是混的如鱼得水,不是在朝中任职,就是在地方做个官,只有一人除外,那便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两大代表之一孟浩然。要说孟浩然在年轻之时恪守着孔老夫子“父母在,不远游”的训示,基本都是呆在家内,侍奉家中

0评论2020-04-214567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