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人才辈出。不仅涌现许多名臣武将,而且具有大作为的君王也是不胜枚举。其中千古一帝赵武灵王更是一段传奇。他15岁即位于危难之间,挽救国家危局。在位26年,拓地3000里,打得北边戎狄满地找牙,但最后被活活饿死,何其天壤之别,何其悲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的惨状呢?分析来看,主要是以下几点:
其一,“还是死在女人手上”
英雄美女自古就是标配,而且英雄也难过美人关。本来赵武灵王已经立了大儿子赵章为太子。但是就因为吴娃这个年轻漂亮的美人,让本不好色的赵武灵王也沉浸在温柔乡中。而且因为爱屋及乌,其对吴娃的爱,慢慢延伸到对小儿子的宠爱上,于是吴娃死后,赵武灵王竟然废黜了太子,改立了小儿子。你想,这样安排,老大能答应么?这就为后来的一切变乱,自己被饿死埋下了伏笔。
其二,“很傻很天真,现实太苍白”
赵武灵王可谓是个军事狂,就喜欢打仗,而且他认为管理政事耽误自己打仗开疆拓土。因此,他天真的退位,让小儿子直接做君王,自己做太上皇。而且为了提升儿子管理的能力还把肥义等老臣、能臣派去辅佐,除了掌握北方的军队外,连军事权也放弃了。而当时,是没有那个国家有太上皇的概念的,因此换了国王,谁还听你的?这也是后来被困在沙丘,没人愿意遵守太上皇的命令种下了恶果。
其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退位后的赵武灵王不管是,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立,越来越没权,想重新上台;还是可怜大儿子,想弥补。竟然想出了要把赵国一分为二,一个儿子一个的损招。而这个时候,反对他的竟然是辅佐自己几十年的肥义等老臣。到这个时候,可谓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我想后来他被饿死前肯定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些能臣悍将都推给了儿子,现在还带头反对自己。
其四,“皇权之下无父子”
赵武灵王没有吸取赵国历史上频繁发生的政变,子杀父、兄杀弟、叔杀侄不绝于史,说白了都是为了皇权。在皇权面前哪有父子,哪有亲情。赵武灵王以为皇位就是产业,却不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所以轻易的让出去后,就很难再收回来,纵使自己雄才伟略,纵使自己很牛,你已经离开舞台中心了,变成了随时待宰的羔羊。
第五,“有其父,必有其子”
古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赵武灵王的儿子们充分继承了其快、准、狠的性格。做事做绝,一方面,从赵何角度来讲,父亲做太上皇,让自己权限受到限制,而且还很可能随时复辟,以父亲的军事能力,谁又能打得过呢;而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能也不想背上弑父的骂名,因此,在自己的父亲被困在沙丘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部下围困3个月,水米不送,最终活活饿死。
所以啊,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能力太强,就容易猖狂,分不清是非。但是赵武灵王的饿死唯一的积极意义就是给后世帝王提了醒,因此后边虽然还有很多帝王主动做太上皇,但是一般都会紧握皇权,直到自己死。最典型就是乾隆皇帝。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