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他原本是齐国国君的兄弟,齐国内乱后,他逃亡莒国。内乱平定后,他与兄弟公子纠争赴齐国即位,途中他被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一箭射中带钩,险些丧命。但他乘机诈死,日夜兼程赶到齐国,最终即位。此后他宽宏大量赦免了管仲,任命他为相,支持政务。最终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千秋霸业。人们对齐桓公的生平事迹了解颇多,但他还是有些鲜为人知的事迹。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承齐国国君之位,立即派兵拦截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当年秋天,齐、鲁两军在乾时交战,鲁军败走。于是齐桓公给鲁国国君鲁庄公写了一封信,“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庄公不愿得罪强大的齐国,于是将公子纠杀死。权力斗争中手足相残并不少见,齐桓公“杀兄入嫂”的行为,饱受后世史学家的诟病。而且这种行为与李世民颇为相似。
此后不久齐国与鲁国恢复了友好的关系,公元前669年鲁庄公亲自到齐国迎娶齐桓公的妹妹(有的说法是侄女,甚至女儿)哀姜。此时的鲁庄公已经36岁,且性格懦弱,朝政掌握在自己的弟弟庆父的手里,于是哀姜便与他私通。公元前672年鲁庄公病死,哀姜想扶持庆父即位,于是二人勾结,先后杀死鲁国两位国君,”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就来源于此。
此时齐桓公的霸业正是蒸蒸日上之际,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诸侯,除相扶弱,匡扶正义,颇有正义代言人的气势。出身齐国的哀姜与庆父淫乱,把鲁国搞的乌烟瘴气,这让他这位霸主很没面子。公元前前659年齐桓公将自己的妹妹哀姜引渡回齐国,在路上用毒酒将其酖杀,同时庆父被迫自杀,从而结束了鲁国长时间的内乱。
齐桓公虽然是高高在上的霸主,但也是个性情中人,也极爱面子。公元前656年他竟然为一个女子发动了一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657年的一天,齐桓公与蔡姬在水中划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颇为顽皮,不停的晃动小船。而齐桓公是个旱鸭子,十分害怕,便阻止蔡姬。蔡姬不听,还是晃个不停。齐桓公登岸后大发雷霆,便把蔡姬送回蔡国,但双方的关系并未断绝。
如果蔡国国君蔡缪侯卑辞厚礼,把妹妹送回去,事情也许也就过去了,毕竟妹夫齐桓公是霸主。然而蔡缪侯却十分昏聩,他对此十分恼火,一怒之下竟便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蔡姬嫁了人。消息传到齐国后,齐桓公震怒,开始集结军队,准备讨伐蔡国。
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弹丸之地的蔡国。结果可想而之,蔡军一触即溃,蔡缪侯被活捉。各个诸侯纷纷为蔡侯求情,最终齐桓公才赦免了自己的这位曾经的大舅哥。关于这段故事,李白在《渌水曲》中曾引用过,“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公元前648年,管仲病重,临死前他建议齐桓公不要任用“杀子以适君”的易牙、“背亲以适君”的开方,以及“自宫以适君”的竖刀。但此时的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最终三人专权,齐国开始陷入动荡。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三位正妻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但齐桓公姬妾众多,因而庶子较多。
早年间齐桓公与管仲商议立郑姬所生的公子昭为太子,但管仲死后,在三权臣的撺掇下,桓公决定立卫姬所生的公子无诡。此时齐桓公重病,公子无诡、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等各率党羽争夺君位,导致齐桓公被饿死。10月齐桓公死后,易牙、竖刀率内宠杀死群吏,立公子无诡为君,公子昭奔往宋国,
而“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情景十分凄惨。直到12月公子无诡才将尸体装殓,次年8月齐桓公才正式下葬。由于齐桓公没有采纳管仲的建议,导致齐发生夺位内乱,自己最后也被饿死,殊为可叹。
后世对于齐桓公评价颇高,《春秋公羊传》称赞道:“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齐)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