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其父宋太宗最初立长子赵元佐为太子,但赵元佐后来因叔叔赵廷美被害而诱发精神病,太宗再立次子赵元僖为太子,赵元僖又早逝。
至此才轮到老三赵德昌当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复发而驾崩,赵德昌继位为帝,改名为赵恒,是为宋真宗。
这位生于皇家,长于宫廷的皇子,照比他的伯父和父亲,性格极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坚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黄老无为思想,继续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他最开始竟天真地认为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千秋伟业,很是得意了一阵子。实不知这开创了以输送岁币求苟安的恶例,在当时就有人向他指出,参政王钦若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
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这位姓王钦若本来是要贬低名相寇准,没想到却同时给爱慕虚荣的宋真宗也泼了一盆冷水,从此便怏怏不乐。王钦若是一个很会拍马屁的小人,史称他“性倾巧,敢为矫诞”。
王钦若投机取巧很在行,他看出真宗是一个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的人,就找了个机会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真宗哪有那胆量,王钦若乘机又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
可泰山哪是说封就封的,须是建立了丰功伟业的最出色的皇帝,在“天瑞”的呼应下才可施行。因此,此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五位比较有成就的帝王搞过泰山封禅大典。
对比几位前辈,如果真宗有自知之明,就不该搞泰山封禅。偏偏真宗没有自知之明,为了促成封禅大事,他和王钦若等一般善于投机取巧的大臣,愣是编排出了天降天书的噱头。
景德五年(1008)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为了证明“天书”真的是从天而降,宋真宗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半夜我刚要睡,忽然卧室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见到一个神人忽然出现,此人星冠绛袍,对我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话,神人忽然消失,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
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终于盼来了天书。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
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的意思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陈尧叟、丁谓等益以经义加以附和。
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这样闹腾了一阵之后,三月间即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真宗封禅。真宗召三司使丁谓问了经费事宜后,即命翰林及太常详拟封禅仪注,又任命了主要负责的官员,其中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封禅度经制置使,丁谓负责计度财用。
六月初,派王钦若为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 王钦若一到乾封(今泰安市)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不久,又遣人将自己伪造的“天书”驰送京都。真宗再次召集朝臣吹牛说:“五月丙子夜,我又梦见上次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上旬,将赐天书泰山”。即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报,果然应验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称贺。
在东封泰山历史中,宋真宗是完全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和能力的,因为在宋真宗统治初期存在着明显的内忧外患问题。但是宋真宗为了能够去封禅泰山,他欺骗天下老百姓,刻意营造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假象。宋真宗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
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而宋真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这用去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种下了祸根。从此以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再也没有皇帝东封泰山,封禅泰山的历史从此结束。
这场由王钦若执导、宋真宗主演的闹剧虽然暂时结束了,但真宗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那些阿谀取悦之徒也仍然不断向他“争奏祥瑞,竞献赞颂”,几至达到“全国上下如病狂热”的地步。三年以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可以说,一直到死,他都把这类自欺欺人的举措视作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
至此,宋真宗虽然完成了东封泰山、西封后土的荒唐剧,自以为此举已经完全掩盖了“澶渊之盟”的耻辱,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过真宗把内政搞得还不错,其在位25年,国家内政治理有方,统治日益稳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国家也逐渐强盛,史称“咸平之治”。不过在对外政策上,他开了向番方纳贡换取和平的恶例,导致此后的宋朝君主纷纷效仿。
历史评价
赵恒在位的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但是与久经沙场的太祖、太宗不同,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赵恒性格较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坚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黄老思想,继续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选择。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真宗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