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吴王夫差其实很牛:艾陵之战全歼齐军十万

风云人物  2020-11-25 22:240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

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续修莱芜县志》载“杜预谓艾山在牟县东。”“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

牟城(牟县城)即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地,古时称艾邑,是牟子国辖地,后是莱芜、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现在的钢城区艾山办事处、黄庄乡、寨子乡,沂源县的土门镇、草埠、徐家庄,莱城区苗山镇的常庄一带,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当属艾邑辖地。艾邑,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一处在钢城区的艾山办事处宋家庄村北。海拔416米,顶有石山寨,山脚东南处有铁矿、冶炼遗址。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海拔约400米。两地均传说古时建城时,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碍于修城而停建,因名碍山。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壳有断裂带,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因此应名艾山。由此看来,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因地广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东周列国志》载:“齐将国书,屯兵汶上,闻吴鲁连兵来伐,聚集诸将商议迎战。”“陈逆日:‘吴军长驱,己过赢博。”“‘国书传令,拔寨都起,住迎吴军,至于艾陵。”齐军和吴鲁联军的进军路线与其它史书记载和地理特征相符,是可信的。时齐将国书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县(古称鲁中都邑),也不是东汶河上游的穆陵关和蒙阴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头以上意,即博城、赢城、牟子国城、齐长城泰,山段各关和淄川区城子庄(汉置莱芜县城,有齐长城,是齐国防御要地)一带。国书伐鲁,听说鲁联吴伐齐,因吴军强大,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保卫齐都临淄,留下守博城、赢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的城子庄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吴国军队长途跋涉,自江苏苏州北上,后有越国、楚国的军事威胁,自然是想寻齐军主力速战速决。因此,长驱直入,先克博、后克赢,“至艾陵西五里下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旧县村,古时为博城。赢即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古时为赢城。从吴军的进攻路线年,吴军是经过鲁国曲阜,沿汶水自西而东,连克博赢,进至艾陵西,向齐将国书所率的齐军主力部队杀来。齐将国书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敌。那么,由双方行军路线判断,艾陵北端的今莱城区常庄正是两军必逢之地。开战后,吴军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涧乃由淄河冲积的狭长平地,适合战车作战的条件。《中国史稿地图集》也有同样标注。由此可以看出,战场自吴军克博始,至常庄、南博山一带战胜齐军止,东西长约80公里。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战——艾陵之战。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赢。”“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处夏、司丘盟、陈书、东耶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5月27日攻克赢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赢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1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间内完全能到达。《东周列国志》中也大概地描绘了此战的经过。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于高阜处,相机救援。

齐军第一仗胜,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l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勇气倍增,获齐军革车八百乘,杀甲士三千,吴军大胜。

军事点评

当代作家田茂泉点评:一个国家想要获得持久的胜利,它要具备对手所没有的核心竞争力。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吴王夫差知己知友,善于用兵,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指挥果断,调度有方。他在当时已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属于一种创先。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秩,区分为诱敌,接战,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的臻于化境。使得在冷兵器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能全歼10万之众的齐军,而无脱漏。

艾山之花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别名叫什么
勾践 夫差就是名字。吴王夫差简介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

0评论2020-12-233789

吴王夫差缘何最终失败?其战略重心产生偏差
最要紧的战略未必是最要命的战略;战略有重心,未必等于战略全面,夫差的成败是一个典型的经营案例。吴王阖闾在征战越国时受伤而死,嘱咐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没有忘记父仇,后来灭亡越国,实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但接下来,他似乎陷入了骄傲自满的境地,成

0评论2020-12-234240

西施一心只爱吴王夫差 何曾爱过范蠡?
中国历朝历代美女如云,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人来领袖群芳,那就非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莫属。西施本命施夷光,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因居于村西,当时人们习惯称她为西施。关于西施的美丽有很多的典故,如西子捧心,“沉鱼”等。如果不是生逢乱世,西施可能就在苎

0评论2020-12-183340

吴王夫差为何要赐死伍子胥?伍子胥生平简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在逃亡的途中

0评论2020-12-174549

矛之番外篇 越国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现世
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中空,骹口扁圆,口沿内凹。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

0评论2020-12-133798

吴王夫差在黄池九年 为什么不反攻越国复国?
吴国已经没有机会了。黄池之会后的吴国堪称千夫所指,诸国之间只有敌人而无盟友。西侧楚国虎视眈眈,南侧越国秣兵历马,而北部,中原诸国的心中恐怕吴越比楚国好不了多少,蛮夷之国。诚然如题主所言吴国毕竟国力还在,可这种国力已经无法再支撑吴国对外扩张了

0评论2020-12-121391

揭秘古代最早美人计 妖艳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如果说施妹喜和苏妲己是迫不得已作为“美人计”的牺牲品,那么施夷光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0评论2020-12-102857

范蠡为何把西施送给夫差?西施与范蠡有何关系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她凭借美貌在战乱的春秋,给整个灰暗的时代都增添了几分绮丽的色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早已经被历史的洪流掩盖,谁都无法得知过去的真假是非,斯人已逝,她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变成了小说、诗歌、戏剧,变成了

0评论2020-12-102327

夫差与西施故事传说 西施爱夫差还是原夫君范蠡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父亲以在苎萝山上砍柴为生。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

0评论2020-12-044241

越灭吴之战背景:夫差一度成为春秋时代霸主
吴国和越国是地处长江下游一带的两个诸侯国。 公元前514年,阖闾(又作阖庐)登上吴国王位,任用逃亡到吴国的楚国贵族伍子胥和齐国人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0评论2020-12-032442

《卧薪尝胆》吴王夫差反胜为败的原因是什么
吴王夫差终被越灭的原因是: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蒲松龄诗曰(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范成大诗曰(夫差):“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千龄

0评论2020-12-031371

吴王夫差的父亲是谁?夫差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夫差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很传奇的君王。因为他是一个特别矛盾的集合体,他既聪明,又愚笨;既柔情,又暴戾。先从夫差的出身讲起,夫差出身君王世家,已经是国君n代了。大家都知道,夫差有一个很牛掰的爹,从小夫差就对自己的爹很崇拜。可是到了后来,居然被越国

0评论2020-11-291576

解密:吴王夫差为何不选择直接灭掉勾践的越国?
却说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和谈,文种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伍子胥突然来了。伍子胥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赶来了。到了中军营帐,也不通报,大踏步直趋闯入,一眼就望见伯嚭和文种两个,站在吴王夫差的旁边。伍子胥怒气勃勃,喝问夫差道:“大王!难道你

0评论2020-11-272529

吴王夫差缘何最终失败?战略重心产生偏差
最要紧的战略未必是最要命的战略;战略有重心,未必等于战略全面,夫差的成败是一个典型的经营案例。吴王阖闾在征战越国时受伤而死,嘱咐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没有忘记父仇,后来灭亡越国,实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但接下来,他似乎陷入了骄傲自满的境地,成

0评论2020-11-272724

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真相:是吴王夫差的事迹
一提起成语“卧薪尝胆”,按照惯性思维,人们就会联想到越王勾践。其实,历史上的“卧薪尝胆”事件,并非真的存在。直到唐朝,勾践还没卧过薪按传统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然而,《左传》在“定公”和“哀公”两部分,以及《国语》在“吴语”

0评论2020-11-082932

吴王夫差在击败勾践后 为什么不彻底消灭越国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的“卧薪尝胆”可以称之为传颂千年的励志故事。但是,在勾践的励志事迹下,不得不提到吴王夫差的妇人之仁。彼时的吴国士兵几乎占领了越国全部土地,将越王围困在会稽山上。但是,吴王夫差为什么不彻底消灭越国这个心腹大患呢?虽然

0评论2020-10-301845

夫差与西施的故事 西施爱夫差还是原夫君范蠡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父亲以在苎萝山上砍柴为生。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

0评论2020-10-232993

吴王夫差和阖闾关系 阖闾是夫差的儿子还是孙子
似乎每个杰出的历史人物,都要接受时间的考验,不管是英雄还是枭雄,都会受到后世人的评价,这些评价里不乏善意的称赞,也绝不缺少批评的言论。吴王阖闾作为春秋的霸主之一,他是英雄,但是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因此很多人也认为他并非善类,不管好人还

0评论2020-10-202241

春秋霸主夫差死后他的儿子有存活下来的吗
春秋时期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吴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为阖闾,第二十六任为夫差。阖闾又名公子光,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事家,他多次讨伐楚国兵如神速,直捣黄龙,又打败了邻国越国,他在位时吴国实力大强,成为是春秋时期第四任霸主。阖闾还没上位时,就用计谋夺了王

0评论2020-10-192432

关于夫差的故事有哪些 夫差是怎么亡国的
夫差在历史上是个难以评述的一个霸主,他是一国之君,作为君主雄心壮志,作为一个儿子,他不敢忘记父仇。但是,在他身上有能够看到很多矛盾点,他的身上既有励精图治的热情又有贪图享乐的安逸。人们都觉得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事实上他的确不是凡夫俗子,但

0评论2020-10-142461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