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晚唐宰相李德裕 绝对君子的党争头目也是能臣

风云人物  2020-06-24 18:310

李泌为何屡次拒绝当宰相,却在这个时候同意了呢?史学家认为李泌之前坚决拒绝,主要还是避祸,而在朝中大乱的形势下,已经到了非李泌做宰相不可的地步了,所以他还是答应了。

李泌做了宰相后,立刻开始忙碌,与他做隐士时判若两人。他整顿吏治,一方面裁汰冗员,另一方面建置户部贮钱(贮备资金),提高了国家官员的俸料(薪水和配给,也就是增加公务员收入),还开创了手力课(加班费),所以满朝文武都非常高兴,大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他还顺利处理了大唐和回鹘、吐蕃等的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唐朝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人。李泌等于一人兼任总长、外长、财长数职,非常能干。所以史学家认为李泌的求仙问道,乃是在乱世自我保全的一种谋略,他为自己制造的神秘面纱,其实是一层保护壳。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绝对君子的党争头目】

李德裕字文饶,今河北赵县人,出生于大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栖筠、父亲李吉甫都是唐代著名大臣。李德裕先后在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以及宣宗六朝任职。李德裕是"牛李党争"里李党的领袖人物,因为党争的关系,他多年被排斥在朝廷之外,虽然在地方上做了不少贡献,但总受到压制。

武宗时期,他担任了六年的宰相,帮助武宗讨平了泽潞五州,解决了回鹘叛乱,消除了宦官擅权问题,又限制佛教,是晚唐时期难得的有才华人物。武宗去世以后,牛党又占据上风,他因此被贬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十分荒僻,不但他死在此地,其子除了李烨之外,都死在了海南岛。

【君子也有可恨之处】

按照世俗的评价,李德裕绝对是君子。但一般来说,君子可能很有作为,却不是生活中的好朋友,这与他们喜欢坚持原则,甚至到了不知变通的地步有关。李德裕也有这方面的毛病。

李德裕出生于官宦大家,交往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他认为世家子弟比经过科举考试的寒门子弟更适合做官,这一点,从经验角度来看也有一定道理,但要因此而否定科举考试公平选拔的意义,就显得过头了。可惜李德裕认准了这一点,对科举考试百般挑剔。

唐武宗时,一些权贵在科举考试中舞弊,被武宗贬到外地。不少公卿子弟一时不敢去考试,李德裕当时颇能说上话,便对武宗说,科举太严格,有才华的世家子弟都不愿参加,而参加科举的寒门子弟,根本不知道朝廷的礼节规矩。并要求废除科举,重新启用荐举制度。

李德裕这样的言行,与他自己未参加科举,依靠家世直接当官有很大关系。以其他道德层面来衡量,李德裕绝对是个风骨坦荡的人,甚至他的政敌私下里都钦佩于他。但君子要是犯了错误,也更有杀伤力,因为人们会更尊重甚至跟随他的错误。

【党争窝里没好人】

晚唐的一大政治问题为党争,尤以"牛李党争"为最,其中的牛是指牛僧孺,李就是李德裕。李德裕无论在边庭担任节度使,还是在朝廷任职,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正义、公正感,都值得肯定,但一旦牵扯到党争,也往往失去了理智。

李德裕担任宰相的时候,皇帝突然中风了,牛党官员郑注、王守澄知道一个好药方,送给皇帝吃,皇帝果然病好了。王守澄趁机推荐自己人李训当官。李德裕马上用李训曾经犯过错来反驳,并且悄悄打手势制止旁边人说话,没想到被皇帝看到了。

武宗曾与李德裕谈论朋党的问题,讨论什么政治团体算朋党,什么不算。李德裕说为了私利而勾结的团体算朋党,不为私利的就不算,因此孔子的三千学生就不算。但李德裕自己与牛僧孺争斗时,很多时候都暴露了私利,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双方都处于一种负气状态,行为处事好似顶牛,完全不像朝廷大员。

李德裕有次接任牛僧孺担任淮南节度使,到任之后,明知府库有八十万贯金钱,却告诉皇帝说剩下的钱只有四十万贯,其余的钱都被牛僧孺的部下给贪污了。牛僧孺当然不服气,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并要求详细调查。李德裕没办法,只得把前任的财务全部清查一遍,报告说:各个节度使的惯例就是把前任剩余的金钱当一半上报,另一半的钱是备用的。还翻出所有的财务清单,说牛僧孺在任时贪污的数额最多,自己只是袭用官员的前习,完全一副宁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架势。皇帝对此没有办法,只能都不治罪。

【精通俗事的贵公子】

除了党争和一点小问题之外,李德裕算得上一个完美的人。作为世家子弟,他不但对朝廷礼仪制度十分熟悉,对人情世故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初当官是依靠家庭关系做了个校书郎,相当于现在的小秘书,后来又到地方上担任掌书记,类似今日地方官员的智囊参谋。后来他自己掌管地方事务的时候,施政措施都很得力。唐敬宗昏庸奢侈,他一方面下旨让地方不要乱送礼,一方面又不断向地方索要各种奢侈品。李德裕在浙江任职的时候,敬宗就向他索要大批高级胭脂水粉和绫罗绸缎,而当时的浙江并不出产胭脂水粉。李德裕向敬宗上书,委婉地讲述太宗、玄宗时期节俭的故事,然后又从经济上算账,认为皇帝要得太多,浙江的财力供应不足。

李德裕的文笔特别好,大概正因为如此,贪婪的敬宗没再让浙江进献绸缎。在上书劝谏之外,李德裕也利用自己的文笔,希望能够调到朝廷为官。不过当时牛党正处于上风,李德裕就一直在地方任职。

在地方上,李德裕的表现也很出色。唐代崇尚道教,不少人利用符水骗钱,李德裕毫不犹豫加以铲除。他担任四川节度使时,一改前任扶持西南土人的政策,这种政策一度让土人攻进四川。他加强防御设施,绘制险要地方的地形图,加强军队建设,并且利用水力运输,合理调整后勤运输路线。经过李德裕的治理,四川军力大振,吐蕃大将望风投降,原本李德裕准备一鼓作气进攻吐蕃,解除唐代的边患。可惜牛僧孺处于党争之患,竟自毁长城,强行命令遣返吐蕃降将,与吐蕃签订和约。

抛开党争不谈,从个人能力上来看,李德裕超过牛僧孺甚多,也正是因此,李德裕又重新回到了朝廷。

【遇到好上司才能立大功】

李德裕很有才华,但因为得不到信任,在地方上也一直没干成大事。直到武宗时,他才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想得到上司的信任,就要适时表现自己的能力。李德裕熟悉边疆事务,一次回鹘发生饥荒,党项几个小部落想浑水摸鱼,趁机上书说要替朝廷讨伐回鹘。一些不明情况的官员还赞成。但李德裕分析双方实力,认为这些小部落都不可靠,不如先借粮食给回鹘,一动不如一静。

后来回鹘发生内乱,其中一支兵马就吓得党项部落屁滚尿流。武宗也认识到李德裕确实有才干,于是诚心向他请教。在李德裕的策划下,唐代出奇兵击败了回鹘。之后,李德裕又劝告武宗放弃华而不实的安西、北庭都护府,因为大唐不知如何治理这些边远地方,从这些地方也得不到好处,对于内患严重的晚唐来说,放弃绝对是明智的。

边疆没有忧患之后,李德裕开始帮助武宗治理藩镇割据问题。当时泽璐节度使有脱离朝廷的倾向,李德裕力主武宗讨伐,最后讨平了泽璐五州,朝廷的威严一下子树立起来。在进行军事规划的时候,李德裕趁机革除了一些宦官擅权的陋习。在李德裕和武宗的努力下,唐代一度出现了中兴的迹象,可惜武宗太爱道术,慢慢又失去了进取之心。

【政客的真正风采】

现在的人一般对政客充满不屑,实际上,政客是人类社会中最有权力的人物。法国某位总统曾有句名言:"权力是最好的调情剂。"美国总统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也是因为他的权力。现在的政客一般很少进行专门的训练,在唐代,对官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相貌、风度、谈吐等方面,基本上,每个官员都有明星相,而李德裕则是其中最出色的。

李德裕的办事能力很强,即使在朝廷用兵之时,他一般在午后就能处理完全天的事务,而之前很多宰相在此非常时刻,常常要连夜加班。武宗每次起草诏书时,常常指名李德裕亲自来写,并且说,只有李德裕写得最妥贴。

李德裕风采翩翩,言行举止得体而又有魅力,他曾经撤销了两千多名郡县官吏,惹来许多怨恨,即使如此,大家仍敬重他的威名。李德裕任宰相的时候,曾驳回一个叫丁柔立的官员的任免书,后来李德裕被流放,担任左拾遗的丁柔立仍为他上书喊冤,他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李德裕的气质有温和的一面,也有威严的一面。尤其在威严这一方面,是古代官员最讲究的。

唐宣宗即位时,李德裕在大殿主持礼仪,宣宗后来对身边人说:"他每次看着我,都吓得我毛发耸立。"

李德裕的威严在死后还有威慑力。他在海南岛过世以后,他的政敌令狐绚连续两晚梦到李德裕和自己说话,吓得不得了,觉得是对方的尸体未运送回京之故,在满朝都是牛党势力的情况下,仍然硬着头皮上书,把李德裕的遗体运送了回来。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