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多家长来说,最大心愿是望子成龙。在古代,皇帝才是龙,想让儿子当皇帝?这可是要命的想法。实际上,家长是希望子女成才,做个有头有脸的人。什么样才算有头有脸?在古人看来,就是当官,最好是当大官。于是,在当官并非全凭能力的时候,买官卖官便成了一景。这里,便来说说秦代买官卖官情况。
能买到官,是因为有人卖官。谁卖的?古代是“家天下”,连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自然官是皇帝给的,这卖官生意首先也是皇帝做的,“官倒”为多,“私倒”跟上。因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迄今人们也常会这么说。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亲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所谓“授爵封田”的说法,换种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拥有“自留田”、“宅基地”。最低一级为“公士”爵,最高一级为“彻侯”爵。时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担任相当于今县长级别的“县尉”,据此推测,“公士”地位相当于地方头面人物,应该可以担任村干部、小科员什么的。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允许买卖官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嬴政称皇的第四年(公元前218年)十月,当时蝗虫成灾,于是政府卖爵赈灾。卖价是:“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即每缴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级。所谓“拜”实际就是卖,不过比卖好听。这行情如何?这里来换算一下。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后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间的比例约为:1: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以秦量制(体积)来算,秦时1石等于100升,1升约等于现代342.5克;那么,1石约等于68.5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41100现代斤,约21吨。
若以秦衡制(重量)算则是这样:1石等于120秦斤,600石小米就是72000秦斤;秦斤比现代斤少,约253克,约0.506现代斤;那么,1石便是60.72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36432斤,约18吨。两种算法相差3吨左右,但总体大差不差的,但当时应该是以前者来计算的。600石小米在秦朝时值多少钱?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参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币。今小米比大米还贵,以较低每斤3元人民币来算,是10.93万元至12.33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回秦朝,买个秦始皇的村干部,或是小科员当当,最低成本超过10万元人民币。或许有人说,花十来万买个村干部太划算了。实际在当年也是天价了,“粟千石”就是30多吨粮食,这对现代好多农民来说也不轻松。
往上推算,如果买最高级别的第20级“彻侯”,便要花20000石粟,合12000石小米,折算成人民币,最低是:12000×60.72×3=2185920(元),即218.592万元;最高是:12000×68.5×3=2466000元,即246.6万元。那么,不考虑腐败因素,在秦代买官爵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以彻侯来说,拥有彻侯爵,在朝官至三公。三公是秦时级别最高的官职,即太尉、司徒、司空三职,其权力和地位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都是“万石级”大官。要注意,这里的“石”不是计量单位,而是品级单位;所谓“万石”不是实际年薪1万石粮食,而是“万石”级别的高官。
那么,秦代“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是多少?汉承秦制,依《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工资标准,汉代万石级别高官年薪(俸禄)是粟4200斛,以此推算,秦时三公年薪也应该差不多。秦时量制计量单位有斛、斗、升等,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斛”与用于计量的“石”的比值又有差别,且各个朝代的的兑换关系也不尽相同。秦时1斛约等于0.52石,这样4200斛就是2184石;粟2184石约合1310石小米。如果不再考虑量制与衡制上的差别,一律视为较低的衡制“石”(本书以下如无说明外,用使用衡制意义上的“石”)来算,折合成人民币是23.86万元。也就是说,秦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在人民币24万元左右。
对比卖价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买了可当三公的彻侯爵,要想收回20000石买官投资成本的话,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上述仅是理论上的推算,实际上秦时像“三公”这样高级别爵位是不出卖的。而且即便买到了,也并非是可以拿工资的实职,多是虚的,秦始皇才不傻呢——只有买错没有卖错!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