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晏子:历史上连司马迁甘心为之执鞭的旷世奇才

风云人物  2020-05-08 15:470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历经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他因此被奉为“千古文章之主”。后世对于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但是,你倘若翻开《史记·管晏列传》,你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位旷古绝今的人物,竟然有对一个人物佩服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的程度。什么意思?就是说,假使晏子现在还活着的话,我就是拿着马鞭子给他赶车,也是心甘情愿的。晏子是何等人物,竟然让“千古文章之主”佩服到甘愿为他当车夫的地步?

所有读过初中的人都学过《晏子使楚》。春秋末年的时候,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纷纷前去朝拜。晏子当时是齐国的上大夫,也就是宰相,齐景公派他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子是一个身高不足五尺、形貌丑陋的矮子,就想着先羞辱他一番,以壮国威。他让大臣传旨给守门的官员,让晏子从狗洞里进城。当晏子身着朝服,乘车来到楚国都城东门的时候,见城门未开,就命人唤门。守门人早就接到命令,对晏子说:我们国君说了,你的身材这样矮小,从狗洞里钻进去还绰绰有余,何苦打开城门呢。晏子听后笑了笑说:请你转告你们国君,出使人国从人门出入,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人国还是狗国呢?我想,楚国不会是一个狗国吧!楚灵王听到晏子的话以后,赶紧命人打开城门,以隆重的礼节欢迎晏子。这就是晏子,身高不满五尺,形貌丑陋,人物猥琐,但却是一个在春秋时期闻名天下的思想家、外交家,被司马迁称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的人物,历任三朝,是齐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时期称雄天下的旷世奇才。

晏子所在的齐国与当时近临的鲁国截然不同。鲁国的孔子以建立学派体系为己任,而晏子和百年前的齐国另一位思想家管仲,都是以把思想运用于现实为首要任务,而且思想丰富博杂,兼收并蓄,不独尊哪一派哪一家。这种思想,使得齐国言论十分自由,商农得到共同发展。而鲁国就不同了,作为周室的传承者,他们更注重的是维护皇纲周礼。尤其是到了孔子时代,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意识形态上,根本不重视经济建设,也不提倡言论自由,造成鲁国经济发展缓慢,很快就被齐国甩在了后面。鲁国也因而成为春秋时期保守的代名词。这也正是齐国强盛长久,而鲁国逐渐沦落为一个二等诸侯国并逐步灭亡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历任齐国三朝宰相的晏子,实在是功不可没。

春秋时期的齐国,经过桓公和管仲时期的励精图治,成为诸侯中举足轻重的大国。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到了晏子的时代,齐国的强大已经不能望楚国之项背。晏子担任上大夫之后,虽然他辅佐的三代君王灵公、庄公、景公,没有桓公那样的雄才大略,但齐国在诸侯中能够迅速中兴,日渐强盛,重新崛起,靠的就是晏子的旷世之才。

晏子之才,首推他的雄辩。司马迁说他“不辱使命,雄辩四方”,是对他最确切的评价。晏子出使楚国,到了楚国以后,楚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对于他身高不足五尺,相貌丑陋,但是却担任齐国的上大夫,而且谈吐举止有礼有节,感到很不服气,有意当面羞辱他。楚灵王问晏子:齐王派你来出使楚国,难道齐国就没有人了吗?晏子答:齐都临淄有七、八千户人家,人们举起的衣服都能够遮住太阳,挥掉的汗水像下雨一样,城里的人比肩接踵,怎么能够说没有人了呢?楚灵王说:那怎么派你这么个矮人来出使楚国呢?晏子答道:齐王任命使者,各有侧重,贤明的人派他到贤明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愚笨的人派他到愚笨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我是个愚笨的人,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对于朝堂之上国君的自取其辱,楚国的大臣们岂能服输。到了馆舍里,在举行宴会的时候,楚国的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与晏子论战,而晏子从容应对,舌战群儒,不仅仅没有丢失齐国的尊严,而且给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十分有趣的佳话。宴会开始了,楚国的一位下大夫说:齐国自太公封国建邦以来,煮言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足以与楚国抗衡。为什么在称霸中原以后竟然昙花一现,再也不能领袖诸侯了呢?以齐国国土之宽广,人口之众多,加上您的才能,怎么就不能崛起中原,反而来向我楚国结盟呢?晏子从容而对曰: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于诸侯之后,诸侯连年战争,国力都受到影响,几个强国都日渐衰弱,就连你们楚国也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难道只有齐国衰弱了吗?我到你们楚国来,是正常临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你作为一个楚国名臣怎么不懂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呢?

在晏子的质问之下,下大夫无言以对,红着脸退到了一边去。身旁的上大夫很不服气,又发问了:英雄豪杰,必相貌绝伦,雄伟无比,而今您身高不足五尺,手无缚鸡之力,只是一个靠玩弄口舌吃饭的说客罢了。单单凭借口舌而没有什么实际的本领不是欺世盗名吗?晏子答道:我听说称锤虽小,能值千斤,纣王虽勇武绝伦,却是亡国的罪人,我虽然矮小丑陋,但是作为使臣却不会被人羞辱,你说不是吗?几位上大夫在晏子的雄辩面前自知不是对手,都不再言语了。晏子出使楚国的经历迅速传遍诸侯,晏子成为雄辩和不辱使命的象征。因为晏子的存在,诸侯没有人敢轻视齐国,齐国在晏子的治理之下,逐渐强盛起来。事实上,千百年来,晏子一直是作为一个贤相的范本而倍受尊敬的。宰相作为一个国家的中枢,仅仅有雄辩的才能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的晏子,之所以能够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期成为一代名相的原因。

作为国君,也许考虑得更多的是江山社稷,是自己的权威,是自己的尊严,但是宰相就不同。宰相必须时刻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才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拥戴,也才能让政令畅通。而百姓的利益往往与国君的利益相冲突。在这种情势之下,作为宰相,如何既能够安抚百姓,又能够保全国君的尊严,就是个难题了。如果碰上明君,像魏征那样的直谏,可以行得通,但是如果碰上个昏庸之君呢?这就是谏的智慧了。作为千古名相的晏子,其谏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齐景公饮酒七日不理政事。弦章进谏说:为了您的身体和国家,请您不要再喝了,如果您不听我的劝告,请您把我杀了。齐景公很生气,我听他的话,不是国君听命于臣子吗?不听的话,他真得死了,我不是落个昏君的骂名吗?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情,赶来对景公说:弦章真是幸运啊,他遇到了明君。如果他碰上桀、纣那样的昏庸之君,就死定了。

景公立即停止了饮酒,而且很高兴,因为晏子让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体面的理由。而弦章显然就不行了,目的虽然一样,但方法的不同,结果就截然不同了,这正是晏子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在景公的时代,刑法严酷,犯点小罪,就要被砍去双脚,致使全国到处都是断足的残疾人,百姓对此早已怨声载道。晏子一直想劝说景公改变刑法,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正好有一天,景公为了显示自己关心臣子,觉得晏子的家在市场附近,狭小又吵闹,想给他换个宽敞的新住宅。晏子说,我不能搬家,一是这是我的先人住的,我与这里有感情;二是我靠近市场可以了解商业行情,再说买东西也方便。景公十分叹服,也很感动,夸奖了晏子一番后问他:你靠近市场,知道什么东西贵贱吗?晏子立即答到:踊贵而履贱。踊是断足之人穿的鞋子,履是健康人穿的鞋子,踊贵而履贱了,那齐国成了什么景象了呢。景公猛然醒悟,立即下令减轻刑法。

晏子一个小小的智慧,改变了一个国家的重要法律。晏子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更见其起智慧的超凡绝伦。当时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把景公不放在眼里。景公一直想着除掉他们,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借口。晏子为景公想了一个办法,买了两个硕大无比的桃子送去将军府,说让三位将军自己定夺,功劳最大的两位吃桃子。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孙接和田开疆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就一人一个吃掉了。古冶子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情很生气,他所建功勋比他们大得多,他觉得这是对他的羞辱,随拔剑自刎了。另两位将军看到古冶子死了,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立即拔剑自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是晏子一手导演的借刀杀人、兵不血刃的经典之作。

晏子与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尽管孔子并不赞成晏子的一些治国思想,但他对于晏子的德行一直十分钦佩。孔子说:“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孔子在这里所称赞的是晏子的德行。在孔子看来,一个宰相,更重要的是其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品德,作为一个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要及时规谏匡正国君的缺失,又要替国君承担错误和骂名。晏子到鲁国出使,景公没有等到晏子回来,就在家里命令国人修筑新的宫殿大台。当时正直冬天,冻饿而死了很多人。到晏子回来,听到国人怨声载道,就给景公陈述了利害,要求景公立即停止。接着自己跑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指使人用鞭子抽打民工说:我是个小官,都有很好的地方居住,现在国君没有地方住了,要修一个房子你们还有意见。国人皆以为晏子是这件事情的主谋,都由痛恨国君转而痛恨晏子。而等到晏子刚走不久,景公就派人发布命令,立刻停止施工。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的崇高品格了。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晏子,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无比丰厚的遗产。他的思想深度,他对国计民生的洞察入微,都是后人难得的财富。景公到牛山去游玩,北望齐国都城而哭曰:我有这样辽阔的国家,可是我早晚得有一天要死,真令人悲伤呀。陪同他左右的艾孔、梁丘据也都跟着他哭起来。而晏子却在一旁独自发笑。景公很不高兴,认为晏子不如那两位大臣对自己忠诚。晏子说,如果贤能的君主能够永远守着君位,那太公、桓公就永远守着君位了;如果勇猛的君主能够守着君位,那庄公、灵公就永远守着君位了。那么,您现在哪里还能做国君呢?做梦的君主我见到了一位,阿谀逢迎的大臣我见到了一对,所以我发笑啊。

梁丘据一直深得景公的宠爱,他死后,景公想着厚葬他,为他筑一座高高的坟墓。晏子对景公说,你说说理由吧。景公说,我喜欢玩赏的东西,别人没有给我准备,他会拿他自己的给我,所以我认为他对我忠诚。无论何时,每当我有所需求的时候,他都会出现在我的身边,我因而知道他对我有多么爱护。晏子说,臣子独占国君,就叫做不忠;儿子独占父亲,就叫做不孝;妻子独占丈夫,就叫做嫉妒。作为大臣,引导国君礼遇臣下,施惠百姓,取信于诸侯,让天下人都忠于国君、都爱护国君才叫做忠诚。现在,全国的大臣和百姓,就他自己忠于您爱护您了,为什么呢?

景公恍然大悟,不仅没有厚葬他,还撤消了对他的封号。晏子在陪同景公到麦丘游览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说,希望您长寿,希望您不要得罪百姓。景公说,如果说百姓得罪君主还有可能,哪里有君主得罪百姓的说法呢?晏子说,桀、纣是得罪了君王还是得罪了百姓呢?是被君王杀死的,还是百姓杀死的呢?景公如梦方醒,将麦丘赏给了老者作为封地,感谢他给了自己忠告和智慧。尤其那广为人知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千古名典,更是晏子给我们留下的伟大智慧。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太史公司马迁梦想 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
一般情况,司马迁在每篇写作结束之时都有一段结语,对上面记录的史实作出评价,开始句为“太史公曰”,但是《史记·平准书》的结语绝大部分却与上文的内容毫不相干,作者抑制不住感情,发了一大段牢骚,阐明自己的梦想,也流露自己的历史虚无主义情绪,表明了

0评论2020-12-302350

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 才貌双全无奈遁入空门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

0评论2020-12-264499

《史记》的独特之处 司马迁专门为寡妇著书立传
司马迁不仅反对一般的等级观念,还为妇女大唱赞歌——他甚至为巴寡妇清立传这个千古冤案,得从以下一段故事开始:“汉武帝时候,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但皇帝不准她们见面。于是尹夫人就主动请求皇帝,说希望见一见邢夫人。皇帝终于答应了她,但却叫另外

0评论2020-12-233347

司马迁为什么在史记中称英布为“黥布”?
英布是较早反秦起义的豪杰之一,后跟随项羽,在与秦军作战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破秦后被封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叛楚归汉,被立为淮南王,共同攻击项羽。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颁发的印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

0评论2020-12-172021

司马迁的四原则 道家经商治国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学术界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其实不全面。春秋战国时代到汉朝,中国的商业已经非常繁荣,而且商人成为了一个横跨政治商业的非常有权力的阶层,其代表多是道家人物,如范蠡等人。司马迁对道家经商治国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提炼,提出

0评论2020-12-164598

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 才貌双全遁空门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

0评论2020-12-164661

解析司马迁退礼的故事为何能流传至今?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

0评论2020-12-134213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 才貌双全遁空门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

0评论2020-12-114973

“关公战秦琼”并非军阀专利 司马迁也犯有这错误
相声大师张杰荛编演过一个名叫《关公战秦琼》的相声,该相声后来被侯宝林先生搬上电视荧屏,广为观众熟知。该相声说的是:山东大军阀韩复榘过生日找人唱堂会,开始人家演的是关公的戏,韩大军阀不乐意,说关公是山西人,是阎锡山阎老西那边的,他阎老西的部队

0评论2020-12-101479

司马迁为何要在史记中给予李广很高的赞誉?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叙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并对李广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这段评价可以说是史学评论中的经典。李广一生谦逊恭敬,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立奇功,但是最奇怪的是“李广难封”的时候,到死李广也没有一个爵位,而且李广的死也并非是自

0评论2020-12-081390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 被司马迁坑了?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你相信吗?人们对秦始皇的印象,莫过于是一个爱滥杀无辜,生活奢侈的暴君。这个千古一帝,除了一统天下留下的名声之外几乎全是骂名,而史学家近日发现,秦始皇从不乱杀无辜,当然也不是暴君。秦始皇留下千古骂名,大部分原因是处于后世

0评论2020-12-084796

解密:司马迁为什么在史记中称英布为“黥布”?
英布是较早反秦起义的豪杰之一,后跟随项羽,在与秦军作战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破秦后被封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叛楚归汉,被立为淮南王,共同攻击项羽。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颁发的印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

0评论2020-12-063323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伯夷叔齐劝解武王图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

0评论2020-12-044357

荆珂刺秦王 司马迁留下一个怎样的大漏洞?
荆珂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没几个人不知道。然则看到一本书,当中写古人重义轻死,并以荆珂为例,咱却突然觉得哪里不对。于是翻看《史记》。《刺客列传》,记曹沫、记专诸、记豫让、记聂政、记荆珂,其中以荆珂着墨着重,差不多占了篇幅的一半。

0评论2020-12-024117

司马迁外孙杨恽才华卓著缘何会被腰斩
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书》的最后一章《太史公自序》里讲,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工作之后,他又另誊抄了一份,这就使《史记》有了正、副两个本子。个人修史,一旦遗失或遭水火,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所以司马迁很小心。正本呢,“藏之名山”;而副本呢,“副在

0评论2020-11-301710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