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曹操占据北方,孙权独据江东,地理位置稍差的只有蜀汉了。
可蜀汉和东吴联手为何还打不败魏国呢?一方面是由于蜀汉和东吴因荆州的归属权撕毁盟约而大打出手,另一方面,则是人口和所占疆土的缘由。
一、人口
在三足鼎立时期,人口逐渐稳定,据统计:
蜀国人口约有28万户,即94万人左右,而士兵只有十万多一点。
吴国人口约有52.3万户,230万人左右,士兵约23万。
魏国人口约有103万户,443.28万人左右;士兵约50万。
从人口数量上看,魏国大约是吴国的两倍,蜀国的五倍;士兵数量接近蜀国和吴国的两倍。
所以,蜀、吴必须联手,要不根本没法打。可就算是联手,蜀、吴也是以少打多。在这种情况下,蜀、吴只有速战速决才有获胜希望,否则长时间拖下去耗都耗死了。
兵力统计,在赤壁之战时,曹操约十五六万,孙权五万,刘备一两万。
可后来,吴蜀两国却为了个荆州打了起来,夷陵之战中,陆逊统率的吴国抗蜀军的兵力约五万。(《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蜀军的总兵力在七万左右,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六万人。战败后,刘备退回永安时只有两万多兵防守,重臣黄权孤军无援,无奈下投降了魏国;而东吴也损失不小。
二、疆土
三国时期,十大繁荣城市分别为洛阳、长安、许昌、邺、南皮、宛、汉中、成都、襄阳、建业。其中,有六个城市归属魏国,而且天子——汉献帝也在曹操手上。要知道,天下的读书人都是有崇高理想的,天子在哪,哪儿就是政治中心,就是莘莘学子向往和努力前往效力的地方。
因此,魏国的人才不断涌现,有大族后裔如终会、陈泰等能独当一面,也有草根出身、屡次击败姜维的邓艾。而蜀国地少人稀,人才基本靠吃老本,到了后期,撑起蜀汉的支柱竟然还是从魏国投降过来的姜维;吴国的交、广两州大部分地区还没开发,民风还未开化,人才全靠士族大家的家庭教育,其中以陆逊的家教最为成功——陆抗,也正是陆抗维持着吴国,反而是三国里最后灭国的一个(魏国被晋国取代)。
再说军队,东汉末年,北方的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光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三万余落。这些马背上的民族,作战之勇猛可见一斑。魏国吸纳了这些士兵,组成“虎豹骑”,由曹氏亲族统领。在战场上,尤其是平原上,曹魏的作战能力是碾压其他两国的。
东吴方面,吴国水战天下第一,这没问题。可陆战很渣,在征服山越后,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十余万人,也算是不小的补充了吧。
蜀国的士兵一部分是从荆州过去的,一部分是益州本地的,诸葛亮在征服南蛮后,抽调了南蛮中的精锐士兵组成特种部队,他们能身披铁甲翻山越岭,号称“无当飞军”。
三、总结
晋国(魏国前身)统一三国,不是偶然,因为从疆土和人口上就占了绝对优势。一个国家,掌握了人才和经济,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