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虽然临危不乱、忠勇可嘉,但也并不是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关键性人物,他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明朝的兴衰成败。以他的才能,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挽救明朝。相反,他的很多行为却在无形中帮助了后金。
1629年6月5日,袁崇焕擅自在双岛杀死了总兵毛文龙。这对于后金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毛文龙驻守的东江处于后金的大后方,从1622年占据东江后,毛文龙时常率部骚扰后金的腹地。毛文龙就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地牵制住后金的尾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在外作战。努尔哈赤在外作战时就曾多次因为毛文龙在背后偷袭而被迫提前回师。后金一直希望根除毛文龙,但由于毛文龙驻扎在岛上,而后金没有水军,无法登岛作战。所以后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文龙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但毛文龙也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袁崇焕因此而祭出尚方宝剑,杀掉了毛文龙,帮后金拔掉了这根钉子。没有了东江的牵制,后金终于可以进行远距离长期作战了。就在毛文龙被杀的七天后,皇太极即宣布“整装西征”,从而演绎了上文提到的长途奔袭,直抵京城。皇太极在北京城外烧杀抢掠,给周边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场北京保卫战中,袁崇焕的战略思想也很有问题。皇太极在北京近郊一带到处抢掠,而袁崇焕只是跟着他走,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因为根据袁崇焕在宁远的作战经验,将敌军引至城下,诱其攻坚,待其受挫后全力进攻,就可全胜。袁崇焕确实在北京城下击退了皇太极,然而,这里并不是宁远,而是北京,皇上就坐在京城里,看着袁崇焕不战不守地和皇太极兜圈子,皇上会怎么想呢?更不幸的是,袁崇焕刚到北京,皇太极的军队就到了,袁崇焕实在太像带路的了。因此,京城里几乎所有的人,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平民百姓,全都认定袁崇焕有问题,这也成为他最终被杀的最直接原因。
此外,袁崇焕的品性也有很大问题。在镇守边关时不讲原则,任意妄为,私心很重,听话的就提拔,不听话的要么被整要么被杀,毛文龙就是不听话而被杀的。靠这样一个人拯救危在旦夕的大明王朝,简直是痴人说梦。
立场决定评价 论军事才能和战斗力,袁崇焕并不比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这些明末的著名将领强;论品格和远见,袁崇焕远在这些人之下。然而,相对于其他将领的默默无闻,历史却将袁崇焕奉为民族英雄,我们也一直认为袁崇焕可以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因为有人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而这些人这样告诉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这样认为。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