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追根溯源可以到距今一千八百年的三国时期,那时候孙权就已经派卫温、诸葛直到台湾(那时候叫夷洲)并驻兵了。
不过孙权的目的是求长生不老药的,卫温和诸葛直当然找不到了,当年秦始皇都没找到,孙权气急败坏,直接把卫温和诸葛直关进监狱然后咔嚓了。
卫温和诸葛直虽然一万人去,只剩两千人回来,但驻扎夷洲的一年中,卫温和当地居民相处的不错,所以后来两地互相来往,经济文化等也有了交流。
卫温死去几十年后,吴国由孙皓掌政,另一个人物开始对夷洲产生兴趣,他不仅研究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临海水土志》。
这是世界上记录台湾的最早的文献之一,成书约在268-280年,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
幸好《太平御览》中的《东夷传》引用了一部分,流传了下来,后人这才得以知道原来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人研究台湾了。
《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台湾居民和大陆居民的渊源,还从地理、气候、地形以及习俗等方面,详细记述了台湾情况。
写这本书的人叫沈莹,听起来像是一个女人名字,本人却是个纯爷们。
应该说,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此人都不简单,可惜《三国志》和《晋书》却没有他的传记,我们只能从其他人的事迹中了解他。
对于沈莹的前期,我们不得而知,但东吴末年,司马炎举兵伐吴,孙皓命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副军师诸葛靓领兵三万渡江迎战。
这个时候沈莹对丞相张悌说:“晋军整饬水军已经多年,我们这边没什么名将,部队素养也不行,趁着还占长江天险的地利,不应该过江而战。”
可以这么说,沈莹充分认识到了西晋的水军和将领的强大,也知道己方不利,希望即使战败了也有退还的余地,重整旗鼓,做好持久战的打算。
这建议还是不错的,但丞相张悌却知道,吴国已经注定要灭亡了,所以决定渡江,那么赢了(可能性太小)还能争口气,战死也很光荣。
事后果然证明了沈莹的话,即便是吴国的精锐——丹阳兵,也冲不破晋军,但退兵却一下就乱了,沈莹最终和护军孙震等七千八百人战死。
丞相张悌宁死不降,战死,两个月后,东吴灭亡。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