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战国七雄中哪国最爱贪小便宜但却生命力超强?

野史秘闻  2020-02-09 01:140

在名篇《六国论》里面,写到六国败亡是因为自私,最终被秦个个击破,事实上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很正常,不过要算真正最自私,最爱贪小便宜的话应该是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在西周时期称为北燕,是召公奭的封地,位于诸侯国的最北面,现在北京一带,当时与山戎等少数民族接壤,属于比较荒蛮的地区。召公奭也姓姬姓,是周王室的旁族。

西周初年,召公奭本人并没有就封北燕,他负责管理宗周,即周朝大后方,他执行力强,规划力却弱,但会办事,放在他所处时代,他的身份,就够了。

燕国的统治者继承了召公会办事的传统。春秋时期,少数民族山戎进犯燕国,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得胜而归,燕庄公送齐桓公,一直送到了齐国境内,当时有规定诸侯相送不得出境,齐桓公就把这片土地送给了燕国。齐桓公当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是在燕国看来由于他们自己会来事,结果得到了好处。

燕惠公的时候,燕国人靠小聪明获得利益的思想再次得到了证明。燕惠公有一个宠姬,名叫宋,深得惠公宠爱,惠公答应她把大夫们全部解职,任用她的亲戚们管理国事,结果大夫们共同起事,杀掉了姬宋的亲戚们,惠公害怕了,跑到了齐国,一番甜言蜜语之后,齐国联合晋国出兵燕国,燕惠公又回到了燕国,可惜他刚刚回来就死了。但是这件事给燕国的公卿大夫们留下了一个印象,靠甜言蜜语就可以办大事,靠小聪明就可以获得利益。

战国时期,专靠游说诸侯吃饭的纵横家苏秦,在别的国家一再碰壁,但是在燕国却大获成功,他的一番合纵抗秦的计划得到了燕文公的认同,燕文公给他车马礼物高官厚禄让他游说诸侯,基本得到了诸侯的认同,秦惠王感到大事不好,赶紧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国的太子,来离间牵制各个诸侯国,但是对燕国来说毫无疑问得到了好处。不久,燕文公死了,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易王。齐国进攻燕国,夺走了十座城池,苏秦出使齐国,把十座城池又给要回来了。此时,苏秦在燕国很受人崇拜,连燕文公的夫人都和他说不清,后来自己也害怕被人抓住,跑到了齐国。燕国人本来就有靠小聪明获得利益的思想,苏秦能够从全天下的战略角度看问题,比他们技高一筹,尽管苏秦合纵抗秦的计划非常不现实,但是燕国人当时不知道,其实苏秦早就发现自己的问题了,他趁燕国人还没有彻底明白的时候,就打着祸乱齐国的名义远走高飞了。

燕国人长期耍小聪明,终于耍出了大麻烦。燕易王死后,燕哙即位,任用子之为相,子之看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进行得都很顺利,又看到燕哙软弱无能,就长了野心。此时,齐宣王派苏秦的弟弟苏代出使燕国,本来苏秦就与子之有姻亲关系,苏代也与子之交好。燕王问苏代:“齐宣王是什么样的人?”苏代说:“肯定不能称霸。”燕王说:“为什么?”苏代说:“他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这话是欺骗燕王让他信任子之,结果燕王加强了对子之的信任。事后,子之赠送苏代了两千多两银子。子之夺得燕王的天下,但太子平不服,最终二者相斗,参与的人数达到几万人!战乱持续了几个月,死了几万人,全国惊恐,士民离心。要不是孟子劝齐王出兵,燕国就差不多完了。说白了,子之就是个骗子,但是燕王的信任,让燕国步入深渊,幸好燕昭王上位后极力收拾旧河山。

燕昭王即位以后,发奋图强,招揽贤人,弔死问孤,与民同甘共苦,二十八年后,燕国富强,以乐毅为将进攻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齐湣王出逃,只有三座城池没有攻下。此时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乐毅被骑劫取代,齐国的田单趁机反攻,又把丢失的城池夺了回去。燕国和齐国的战争事实上使双方两败俱伤,只是有利于正在图谋统一天下的秦国。齐国似乎吸取了教训,对燕国的战争中采取了有限征战的政策,田单后来进攻燕国,占领一座城池就撤回了。

但是燕国人好占小便宜,缺乏全局观念。秦国在长平活埋了四十万赵国的降卒以后,燕昭王看到了机会,先派使者谄媚赵王,然后起兵伐赵,想捡点便宜,赵王派廉颇为将,大败燕军,追杀燕军五百多里,包围燕国国都,燕国献出国相之后才讲和。燕国人没有吸取教训,认为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是因为看走了眼,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他们不可能吸取教训。

后来秦王嬴政已经即位,秦国统一的形势已经相当明显了,但是燕国人看不到,燕赵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赵国只好奉陪,但对燕国采取有限战争的政策,应该说是正确的。燕国看到赵国多次被秦国打败,占小便宜的激情又来了。燕王发兵进攻赵国,结果主将被杀,损失了两万多人。

等着秦国已经灭掉了韩国和赵国,秦军兵临易水,已经到了燕国边境了,此时燕国人终于看清了形势,知道谁是自己的真正敌人了,但是他们不愿意正面接战,他们选择的是派遣刺客。燕太子丹收养了二十个勇士,派荆轲刺杀秦王,没有成功,秦军进攻燕国,太子丹被杀,燕王跑到了辽东。四年后,燕国灭亡。

咱承认燕国的生命力很顽强。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评论2022-04-233731

春秋战国和三国哪个早?
春秋战国和三国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更早,春秋战国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而三国是在220年-280年,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0评论2022-02-234646

战国七雄究竟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提到战国七雄,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想到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可是在战国时期大国小国数不胜数,这战国七雄究竟是指的哪七个国家呢?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l年)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

0评论2020-12-311411

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男人 宋玉黑锅背了几千年
楚有宋玉,风流倜傥,芝兰玉树,玉树临风,风华绝代。一时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了楚国的时尚风向,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楚有登徒大夫,下里巴人,蓬头垢面,不识风烟,偏偏没有眼力介的和宋玉宋大才子杠上。这不,被宋大才子送了个好色的名头,黑锅一背,

0评论2020-12-303681

揭秘战国七雄之赵国灭亡的原因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邯郸保卫战如果不是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国,恐怕秦国灭六合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一些。即使这样,赵国也没有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相反他们在这段最后的时光,还害死了最后的名将李(牧)。而李(牧)的死仍然跟一个女人有关。李

0评论2020-12-301084

战国史上的三家分晋为何变成了七雄逐鹿
历史为什么会在公元前5世纪进入战国时期,是必然还是偶然?如果是必然,哪些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哪些因素在起促进作用?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中国之所以进入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一变化就是,维持中原国家脆弱平衡的唯一的霸权晋国

0评论2020-12-292120

战国雄主魏文侯怎样聚拢英才 魏文侯的人格魅力
魏文侯是谁魏文侯生于公元前472年,卒于公元前396年,名魏斯,一名都,现在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可以说是魏文侯奠定了魏国在战国时期百年霸业的基础,公元403年,周王室承认了韩、赵、魏的诸侯国地位,魏国成为一个封建国家。魏文侯

0评论2020-12-293193

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 而不是齐国?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若论哪个国家保持强国的地位最久,答案恐怕不是春秋首霸的齐国,更不是横扫六合的秦国,而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派强势的楚国。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就知道了,齐国在齐桓公死后,虽然依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国力每况愈下,一直到了齐景公时代才

0评论2020-12-294352

战国最耀眼的名将白起 屠戮天下 为中国之最!
“人屠”白起,战国四名将之首,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战绩最盛的超级名将。他的战绩若是以杀伤士卒的数量来衡量的话,恐怕是中国历代第一!一般来说,名将基本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理论战略型,应该称为军事家。例如孙武,吴起,孙膑,戚继光首先是理论大师,

0评论2020-12-283616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说到信陵君,大家脑子里第一反映出来的就是“窃符救赵”这个典故,在这个故事里,信陵君为了帮助姐姐救赵国,不惜窃取魏国的军符,冒着生命危险救赵国,在信陵君的努力下,秦军被击退,暂时解除了邯郸之危,赵王感谢信陵君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信陵

0评论2020-12-281056

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排名 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厉害
战国后期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影响力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战绩辉煌,规模庞大,举国轻重。战国四大名将都是不败之将又在同一时代,那么他们谁最强谁最弱呢?白起,几次大规模战役大获全胜,破敌百

0评论2020-12-28117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