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陈圆圆临终遗言为何责怪吴三桂?乱世红颜陈圆圆

历史解密  2020-12-28 21:330

有人说陈圆圆遗书属实,曾载入清史稿之类古籍。“伏以大王起家武功,世受明恩……当国破家亡之际,只坐视以贻误事机,迨事势不可为,始借力外人,以伸一时之忿,此大王之深误也。当敌军既进,神京亦亡,国号迁移,而有天沉地惨之变,大王不于此时号召人心,以佑明室,复为敌驰驱马足,纵横于汴、梁、川、楚之间。爰及缅甸,此时此际,明裔固亡,汉祀亦斩,此又大王误之又误之者也……”她看出并指出吴三桂犯下的错误,说明她本身是有立场的,有态度的。在《吴三桂演义》书中,陈圆圆临终前慨然叹道:“古人称美人为倾国倾城,实则人主自倾之,与美人何与?……”此言,不只可看作她在为自己辩护,分明也在替所有乱世红颜辩护。

乱世红颜陈圆圆

吴三桂占据云南后,深入缅甸境内擒获了南明流亡政府的永历帝。为劝说吴三桂别杀永历帝,陈圆圆故意登楼北望,迟迟不下来。三桂问其缘故,陈圆圆答:“妾北方人也,望家乡耳!”三桂开玩笑:“我就是你的家乡。你还有何故乡可思?” 陈圆圆正色道:“妾昔读古人书,说的是廉颇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故国怀念,英雄且有之。况妾一小儿女耶?”三桂听了有点不好意思:连小女子都知道思乡,这不是在讽刺自己枉为男人吗?

吴三桂穿着清朝官服去见阶下囚永历帝。陈圆圆劝他还是该穿明朝服装。吴三桂挺给陈圆圆面子的,折衷了一下:脱下清装,先穿明装在内,再在外面披上清装,谎称到永历帝住处,再卸去外套,以明服相见。陈圆圆难得地露出笑脸:“君若能抚存朱明遗裔,故念朱明江山,即见之可也。”

只是,吴三桂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哄陈圆圆,怕她伤心。最后,他还是瞒过陈圆圆逼死了永历帝。

吴三桂对别人心狠手辣,在陈圆圆面前却柔情蜜意,有求必应。他在云南站稳脚跟,随即建造一座超豪华的梳妆台,供陈圆圆居住,以博千金一笑。陈圆圆仍然愁眉不展,对吴三桂卖国求荣之举耿耿于怀,总试图与之划清界限。她屡屡劝吴三桂别再为自己胡乱烧钱了,要送礼就该送自己最想要的:一间茅舍、一盏青灯、一册黄卷。

在《吴三桂演义》里,陈圆圆是这样表明心迹:“妾今荣华极矣!若再享荣华,必増妾累。愿得一净室,闭修慧业,以终余生,并赎前过,此皆大王之赐也”。还提醒三桂这是他当初答应的,不要违约。

吴三桂只得在城北的荒郊找了一块空地,盖起别墅,名为野园,安置陈圆圆,以顺从她远离尘嚣的心愿。陈圆圆终于与权焰炽天的藩府拉开了距离,两人也就无法经常见面。很快,吴三桂就有了新欢。陈圆圆也乐得清净,每日闭门诵经,忏悔前情。

明末最有传奇色彩的两位名妓,一位是李香君,一位是陈圆圆。她们的命运起伏大相迳庭,却殊途同归,最终都遁入空门。这样的结局又是她们亲自选择的。她俩恰巧又都名列秦淮八艳。秦淮八艳中还有卞玉京等几位,不约而同地以修道度过余生。这不是没有缘故的。至少,表示了对世道的失望,对人心的怀疑。或者拔高点说,也算一种与清室统领的世俗社会不合作的态度。在那连男人都贪生怕死的血腥乱世,女人又能怎么样呢?她们若能以闭关修行为理由,划清与俗世的界限,已算很有勇气的。亡国之际,秦淮八艳纷纷洗去铅华、素面朝天,既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拒绝了荣华富贵的诱惑,退守于晨钟暮鼓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抵抗。城门可能攻破,而心扉绝不敞开。无论枪林弹雨,还是珠光宝气,都无法让她们眨一下眼。她们视而不见。秦淮八艳,在大是大非的取舍上,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

陈圆圆不是物质女人,不是贪图享受的女人,她摒弃了王妃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地跨入空门,一定程度上洗刷了乱世溅在她身上的污点。也许仍然有许多人误解她,指责红颜祸水,我却是理解并同情她的。她可以面无愧色地跻身于秦淮八艳这一群有气节的烈女子之中。对于女人,斩断情根,斩断尘缘,不见得比男人杀敌更轻松、更容易。对于女人,情都没有了,就等于心已经死了。陈圆圆是个有心病的美人,是层出不穷的离乱,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压力,使她害了心病。为了了结这块心病,她只能亲手扼杀了那个原本有着世俗愿望的自己,同时也扼杀了痛苦的回忆。她死心了。

心死了的美人,再美,又能活多久呢?没隔很长时间,陈圆圆就身患重病。在《吴三桂演义》里,收录了陈圆圆的遗书,估计是作者假托陈圆圆之口而写的,对吴三桂不无责怪。但也有人说陈圆圆遗书属实,曾载入清史稿之类古籍。“伏以大王起家武功,世受明恩……当国破家亡之际,只坐视以贻误事机,迨事势不可为,始借力外人,以伸一时之忿,此大王之深误也。当敌军既进,神京亦亡,国号迁移,而有天沉地惨之变,大王不于此时号召人心,以佑明室,复为敌驰驱马足,纵横于汴、梁、川、楚之间。爰及缅甸,此时此际,明裔固亡,汉祀亦斩,此又大王误之又误之者也……”她看出并指出吴三桂犯下的错误,说明她本身是有立场的,有态度的。在《吴三桂演义》书中,陈圆圆临终前慨然叹道:“古人称美人为倾国倾城,实则人主自倾之,与美人何与?……”

此言,不只可看作她在为自己辩护,分明也在替所有乱世红颜辩护。天下的男人,好汉做事好汉担,别再让女人背黑锅了。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人,给她们足够的安全感,已经够对不住了。还要让她们背黑锅,替自己承担罪名与骂名,那也太差劲了。那不等于说明:男人的肩膀,还没有女人的胸脯坚硬呢。赶紧打住吧!

自古以来,溅在女人身上的污水与口水太多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贴在陈圆圆头上的这个最抢眼的标签,是吴梅村《圆圆曲》里的名句。《圆圆曲》里还有这样的诗句:“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梅村是秦淮八艳之一卞玉京的老情人。卞玉京与陈圆圆曾同住横塘,有交往,用当代话来说即“闺蜜”。晚明娱乐圈的流行语:“酒泸寻卞赛(卞玉京原名),花底出圆圆”,说明卞玉京与陈圆圆是秦淮风月场上的姐妹花,旗鼓相当。

吴梅村早就认识陈圆圆。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他去北京办事,路过苏州昆山县,在县太爷杨永言的酒宴上初睹陈圆圆风采,过目难忘。后来又一直关注其大起大落的命运。他骨子里是陈圆圆这个当红歌星的粉丝。

顺治八年,即1651年,吴梅村重逢信佛后自称玉京道人的卞赛,“共载横塘,追怀往事,不胜今昔之感”,同时又想起曲终人不见的陈圆圆。他写了一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之后,又顺手写下《圆圆曲》。由于陈圆圆在他心目中份量太重,他在诗中也无意间强化了陈圆圆对那段改朝换代历史的作用。他正想借此而狠狠挖苦一下明末降清的那么多卖国贼。是啊,妓女尚只是卖艺,卖色相,心仍然属于自己,吴三桂之流的男人,却把生意做得更大了,不仅卖身求荣,甚而至于卖国以图加官进爵。

陈圆圆名气太大,这首《圆圆曲》一经写出,即被天南海北广为传抄,有洛阳纸贵之势。云南府同知刘昆之子刘健在《庭闻录》中记载:“当日梅村诗出,三桂大惭,厚贿求毁板,梅村不许。三桂虽横,卒无如何也。”那时不兴打名誉权官司,吴三桂也拿诗人(在古代诗人是无冕之王,比当今的娱记厉害)没办法。加上诗中所写情况大抵属实,吴三桂知道自己要遗臭万年了。当时陈圆圆还活着。估计这首流行诗,也没少给她心理上带来压力。难怪她一直愁容满面,直到临死前唠叨,还觉得委屈呢。

《圆圆曲》获得成功,吴梅村又再写两首讽刺吴三桂的诗,继续痛打落水狗:“武安席上见双鬟,血泪青娥陷贼还。只为君亲来故国,不因女子下雄关。取兵辽海哥舒翰,得妇江南谢阿蛮。快马健儿无限恨,天教红粉定燕山”,“巴山千丈擘云根,节使征西入剑门。蜀相军营犹石壁,汉高原庙自江村。全家故国空从难,异姓真王独拜恩。回首十年成败事,笛声哀愁起黄昏。”

吴梅村写诗时义正辞严,遗憾的是,他作为前朝榜眼及复社名士,自已也未能保持住名节。隐居十年之后,到底耐不住寂寞,也跟钱谦益,侯方域等一班才子一样,北上应召,跪谢清廷授予秘书院侍读,为区区四品闲官竟折腰。后升任国子监祭酒。他写诗嘲讽吴三桂固然没错,可凭他后来的所作所为,确实没资格批评陈圆圆的。陈圆圆宁做尼姑,也不当王妃。吴梅村却连做和尚、当隐士的勇气都没有。没削去万千烦恼丝,反而扎起小辫子,甚至还“顶戴花翎”。他注定只是个“口头革命派,”说起来是一套,做起来是另一套,批判别人很容易,偏偏忘了批判自己。

清廷召他出仕,他不敢拒绝。明明是自己胆小怕事,偏找个理由:“双亲惧祸,流涕催装。”启程时对邻居哭诉的托辞是:“余非忘国,徒以有老母,不得不博升斗供菽水也。”瞧,他也找了一个女人替他背黑锅。那是他的母亲。借母亲的名义,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给减轻了。这样的男人,连陈圆圆都不如。这样的文人,没有资格评价红颜的,更没有理由批判红颜误国。

类似的例子, 还有与吴梅村、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他在京为官,李自成打进来,他立马投降,拥戴黄袍加身的“大顺皇帝”,讨了个直指使的官职。不久,又改降取而代也的清朝,而且很能爬,升至刑、兵、礼三部尚书。他也为自己的改弦易辙,找了个背黑锅的女人:“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好像他真是“妻管严”,怕妻妾甚于怕死。好像全怪小妾逼他活下来的。好像他真是为了爱情才失去名节的。替他当了挡箭牌的所谓“小妾”,名气并不小,也是秦淮八艳排行榜里的人物,即有“横波夫人”之称的顾媚。

秦淮八艳,命还是苦啊,出了好几个替男人背黑锅的。在乱世里,她们活得比男人还累。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泄恨法堪称首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

0评论2020-12-303650

吴三桂难成大事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

0评论2020-12-304981

吴三桂隐忍三十年 为何再次举起反清的大旗?
清朝初年,国内的局势还不明朗,满清入关之后,还需要大量的汉人来安抚汉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西南的三个藩王就是代表,清廷一方面钱粮税收都下放给当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替清廷弹压边疆的叛乱。因为此时,北方和西北边陲仍旧有蒙古和准格尔各部

0评论2020-12-303097

揭露吴三桂传奇的一生 吴三桂为何放清兵入关
揭露吴三桂传奇的一生吴三桂,乃明朝大将,武行出身,其父吴襄在大凌河之战大败获罪前任辽东总兵,吴三桂得势以前跟随明朝名将袁崇焕镇守辽东一带,带领明朝精锐部队关宁铁骑叱咤关内外。明朝吴三桂原本吴三桂势头正猛,足以成为明朝末期的又一救国大将,但后

0评论2020-12-291168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七十万人马打不过康熙15万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说起三藩之乱,就不得不说,这三藩的由来,历史回到1644年,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终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由于,吴三桂的

0评论2020-12-274929

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 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

0评论2020-12-271925

明朝的第一卖国贼竟是洪承畴 吴三桂只能排第二
明朝是继元朝之后中国又一个大统一的政权,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至崇祯末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国内发生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关外兴起了满洲人这支新兴军事力量。明朝可谓是处在一个风雨飘摇之时。正所谓板荡见忠臣,可是此时的明

0评论2020-12-262955

明朝大将吴三桂为何甘愿做“三姓家奴”?
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了董卓。又把丁建阳给杀死了。张飞骂吕布的时候,吕布窝了一肚子火。因此吕布后来索性夺了张飞镇守的徐州。明末的吴三桂,将门虎子,曾是一个声名赫赫的人,镇守山海关。也因为一

0评论2020-12-264453

比吴三桂更可耻 他是直接送崇祯上吊的罪将
崇祯也许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他多半不了了解,自然也谈不上因材任用……大同总兵姜瓖就是其中之一。大同是北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作为京城的屏障,大同不仅设立了巡抚,还有总兵驻军。大同的城池坚固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

0评论2020-12-253273

是谁逼反了吴三桂?陈圆圆只是一个导火索
明末名将的故事中,恐怕最被文学家、戏剧家宠爱的便是吴三桂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直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但说来说去,总离不开那点儿香艳的味道。吴三桂,何许人也?一个有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一个敢为爱情担负

0评论2020-12-201163

吴三桂让儿媳守寡三十年的隐情是什么?
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的绝境。那一年,建宁公主才33岁!建宁公主,《鹿鼎记》里那个刁蛮、霸道、让人爱不起来的建宁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小女儿。公

0评论2020-12-194955

周王到皇帝 吴三桂为何实力最弱时称帝
从康熙十六年(1677年)初,战争形势开始发生战略性的转折。清军在经过短暂的退却和防御后,很快恢复了常态,在东南和西北两翼战场转入了进攻。康熙十五年六月,首先降服了王辅臣,西北叛军顷刻瓦解,四川叛军被逐回老巢,奄奄待毙;次年十月,耿精忠被迫

0评论2020-12-194306

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崇祯

0评论2020-12-183106

揭秘吴三桂为红颜不顾江山 红颜魂归何处?
她是秦淮河上的八大美女之一,她的美是倾城倾国的,所到之处都能引来众人的驻足观望。不过,真正让人感到传奇的是她一生的经历,不仅仅作为一个美人而存在。她关系着大明江山的兴衰盛败。起初,她是被国丈爷买下来准备作为献媚保命的工具送给明朝的崇祯帝的,

0评论2020-12-183163

吴三桂好不容易夺回陈圆圆 为何陈圆圆失宠了
老爸虽遭勒索,吴三桂也未必能投降清朝,但是当爱妾被刘宗敏霸占后,吴三桂顿时怒了,决定投降清军,结果引清兵入关,灭了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吴三桂追回了陈圆圆,那么吴三桂对陈圆圆怎么样?据记载,后来陈圆圆逐渐失宠了,吴三桂不喜欢她了!吴三桂为何投降

0评论2020-12-183186

吴三桂坐拥江南半壁江山为何被康熙轻松击溃?
吴三桂起兵,创办吴氏企业,一时,东南数省,烽烟滚滚,都成为他的分公司。他感觉到,东南距离北京甚远,难给康熙迎头一棒,让他脑残脑漏脑进水,于是,昏花老眼瞄向西北大地,哈哈一乐,选中一人,作为其西北代理人。这人,就是陕西提督王辅臣。康熙知道后在

0评论2020-12-182819

真相 李自成吴三桂之前 陈圆圆另有心上人
中新网6月25日电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风流潇洒,饱读诗书,富于才气,难能可贵的是他正直不阿,敢于与阉党对抗。那个时代的江南名妓气节颇高,彷佛达成一种共识,都喜欢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文人。冒辟疆正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当时无数女子

0评论2020-12-151443

吴三桂为什么要降清?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
吴三桂是明朝极为倚重的大将,崇祯帝封其为辽宁总兵,让他镇守名关山海关足可见对他的信任。可惜最后吴三桂辜负了崇祯帝的信任,不仅在崇祯帝命其上京支援的时候,一拖再拖,步伐缓慢,致使北京失守,崇祯自缢。并且在后来还投降清王朝,使得汉族江山,落入满

0评论2020-12-122537

揭秘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崇祯

0评论2020-12-121575

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吴三桂的尸首?
吴三桂能够从明朝驻守一关的一方大将,成为降清后最大的外姓藩王,其势力,能力,不可谓不大。就是这么一个外姓藩王,最后却在三藩之乱的时候被杀,就连尸首都找不到。那么,康熙皇帝一直在寻找的吴三桂的尸首,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呢?吴三桂,中后所(辽宁绥中

0评论2020-12-102701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