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经三百来年,总共产生了二十八位皇帝,在这二十八位皇帝中,睿宗李旦可算是最为独特的一位皇帝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刚出生就被封为亲王,之后两次登基当皇帝,而且还有一次被建议作为皇太弟,最终还能够善终的,只有李旦能够做到了。
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在唐朝的政治环境中,想要拔得头筹做皇帝,还是非常困难的。
后来因为武则天自己想要当皇帝,这才有了让李旦登基当皇帝的机会。虽然当了两次皇帝,但是在位的事件加起来总共就八年的时间,不过在李旦当皇帝的时候,却没能够掌握实权。
历史评价李旦谦恭孝友,好学,工书。这其实是对李旦非常工整的评价。因为李旦在两次让位的时候,第一次是让位给了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而第二次是让位给了自己的皇兄李显,而且第二次让位也保全了自己的皇兄李显的性命。
在李旦的一生中,李旦都是非常好学的,不但博览群书,而且书法也是非常好的。武则天墓碑上的题词,就是李旦亲自书写被雕刻上去的。
李旦之所以能够在唐朝的政治风波中大起大落最终得以善终,主要是因为李旦其人气魄非凡。在不当皇帝的时候,李旦的日子也并不太平,身边充满了刀光剑影,但是李旦都能够很坦然的面对。
李旦登基
睿宗李旦作为唐朝的的第五位皇帝,有两次登上皇位。第一次是因为母后武则天想要做皇帝,而李旦的哥哥李显不好控制。因此武则天废黜了中宗李显,让年仅二十二岁的李旦登基做了皇帝。李旦登基的时候,年龄刚好和自己的父皇高宗李治登基时的年纪一样。
虽然年仅二十二岁,但是李旦在政治上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即使是贵为皇帝,但是李旦深知朝政还是由自己的母后说了算,因此在第一期的皇帝任内,李旦还是非常小心的。后来武则天觉得政治时机成熟,就逼迫李旦退位让贤,自己登了皇帝大位。
李旦第二次登基是因为哥哥李显的皇后——韦后之乱。因为韦后想效仿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所以也就处处模仿武则天,最终激起了内乱。这时候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和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联络了禁军,杀掉了韦后,扶植了一个小皇帝。很多大臣想让李旦登基当皇帝,李旦多次推辞,最终才接受了众大臣的请求,第二次登基当皇帝。
在这次登基之前,有一次武则天想让李显登基当皇帝,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所以又让李旦登基当皇帝。但是李旦深知自己母后其实是不想让他登基当皇帝的,而且如果自己和皇兄李显争皇位的话,对哥哥李显的性命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李旦就放弃了这一次登基的机会,让位给了自己的哥哥李显。
李旦后面的皇帝是谁
李旦后面的皇帝是他的儿子李隆基,史称唐玄宗,也称唐明皇,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励精图治,建立了“开元之治”,之后因宠信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开始衰败。
公元712年,李隆基接受父亲李旦的禅让,不久改年号为“先天”。之后,他很快就把元气大伤、朝政腐败的国家拨乱反正,开创“开元盛世”。这与玄宗重用贤才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他选拔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几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丞相。
眼见朝中吏治混乱,玄宗对此进行了大力的整治。武周时期设立的许多机构和官员都被他一并裁去,同时建立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这样下来,整个朝廷的政府机构得到了精简,官员的能力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也有效地降低了腐败的可能性。此外,他还唐太宗时期的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从他在位前期的举措来看,唐玄宗绝对称得上一代明君。
因为国家在自己手中恢复并得到发展,玄宗开始自满,安于享乐,渐渐失去了过去的睿智和干劲。他先是任用奸臣李林甫,之后沉迷杨贵妃的美色从此不早朝,任由杨国忠把持朝政。玄宗不仅没发现国家的混乱,还轻易地发动了对外战争,由此导致安史之乱,不仅大破了唐朝一直以来边疆的和平,还让安禄山的叛军攻下了长安。
之后,太子继位登基,李隆基因为与皇帝的关系遭人离间而被软禁,762年驾崩。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