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周武帝灭佛 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历史解密  2020-04-10 16:170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

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持用“始皇”来称呼自己,但是如果放在后代,他的称号逃不过一个“秦武帝”。他搞了一个“焚书坑儒”,把各种各样的“闲书”都给烧光,一本都不准留,把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儒生”都活埋了,不准他们说话。

第二个“武帝”是汉武帝,他也搞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朝初期,大家都是道家的忠实粉丝,但是汉武帝却是个儒家的支持者,他规定,以后儒家才是汉朝的第一学术,其他的都不入流。

第三个“武帝”是晋武帝,西晋的皇帝司马炎,他的文化政策是“奢侈”,他鼓励全国人民,生活的要奢侈一点,再奢侈一点。

第四个“武帝”就是周武帝宇文邕,他的政策不逊色于前辈,他决定“灭佛”。他要把佛教从北周的土地上抹去。

周武帝要消灭佛教,这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就罢了,杀的是一群读书人,大家都手无缚鸡之力,想抓就抓,想杀就杀。

周武帝是要灭佛,佛教是宗教,宗教和读书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是宗教。

据说西方有将近八成的人都信仰基督,而?洲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相比较下来,中国却是这个世界上少见的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这种宗教信仰不是我们平常烧香拜佛之流,而是按照宗教规定的去生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靠不住的。

即使信仰的人多,那又能怎么样呢?为什么说周武帝灭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呢?

宗教在中国的力量没有干涉过国家政治,但是总有人找它们麻烦。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是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的,但是,却发生过多次灭佛事件。最有名的有三次,北魏的太武帝灭佛、北周的周武帝灭佛,唐朝的唐武宗灭佛。

三个皇帝都是“武帝”,可见,佛教在崇尚军事的皇帝心里,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究竟是为什么?

567年,当宇文邕还是一个傀儡的时候,有人上书劝他灭佛,这个人叫卫元嵩,他的理由是:古代那些没有佛教的国家,比如尧舜禹的时候,国家都很安定,但是现在有了佛教,国家反而动荡不安,比如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因为信奉佛教都亡国了。可见这佛教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铲除掉。只要我们的国策利国利民,有没有佛教都一样。

卫元嵩的理由很荒诞,这些都是现象,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但是,有心的人就会想,为什么佛教一直说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可是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却都亡国了呢?

周武帝心里也会想:也对啊,不是说佛教很好吗?为什么有佛教的国家却亡国了呢?难道佛教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其实,有卫元嵩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两百多年以后,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牧,他写过一首诗,和卫元嵩的看法不谋而合。

这首诗这样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的意思?,你看南朝的佛寺这么多,但是崇尚佛教的国家却相继亡国,至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佛寺,恐怕不是什么好现象。

杜牧反对佛教,当时的唐朝也是佛教盛行,而北周的时候,佛教也盛行。

很多事情,不是无法理解,而是你不知道要去理解。一旦你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本质。周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周武帝明白,佛教不是错,错的是过于流行。

为什么那么流行?第一是人为原因,第二是社会原因。

北魏那个丧心病狂的胡太后,为了给自己赎罪,开始宣传佛教,这是具有名人效应的。胡太后是个名人,她宣传佛教就和做广告一样,会有很多人相信。

很多人心里会这样想:连罪大恶极的胡太后都可以通过佛教赎罪,那我那么一点小罪过,成佛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可以成佛,为什么不信佛呢?

另外,佛教的宗旨是让人相信,人是有来世的,现在吃苦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只要你忍耐住痛苦,等你死了你就会获得解脱。

皇帝喜欢,是因为老百姓都忍受不公,忍受压迫,忍受痛苦,那么社会秩序肯定会好很多,也没有人反抗,皇帝的位子坐得稳。

老百姓喜欢,是因为老百姓那个时候的生活很艰难,到处都是战争,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到处都是大家族的压迫,日子连猪狗都不如,但是如果信奉佛教,死了之后会有好的生活,有饭吃,有衣服穿,还没有人来收税,还不需要当兵。有这么大的诱惑,谁不信奉?

还有更大的诱惑,皇帝想让老百姓信佛,就需要加大对佛教的投资,就需要改善佛教的生存环境,于是就奖励寺庙很多财产,比如金银、土地、仆人。

于是,寺庙的人生活条件很好,有钱、有车、有田、有房、有仆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不用交税,只要你是和尚,你就享受一辈子的免税政策。

这种政策的诱惑力是极大的,很多穷人,甚至很多有钱人,都去当和尚。

这样一来,寺庙就像牛皮癣一样在北周的大地上蔓延,五步一寺,十步一庙。无数人躲进了寺庙当起了和尚。结果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减,劳动力大减,将近十分之一的人都变成了和尚。

谁来种田?谁来当兵?

周武帝想统一天下,这就需要钱和兵,而佛教刚好把这两个东西夺走,周武帝当然不能忍。

不能忍,那就灭了它吧。

572年,周武帝杀死宇文护,大权独揽,573年的年尾,周武帝召开了一个全国宗教人士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目的是要给儒教、道教、佛教排个顺序。按照周武帝的想法,儒教是第一名,道教是第二名,佛教是第三名。

其实,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周武帝希望通过和?的手段让佛教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好给周武帝的计划让路,什么计划?

这个时候周武帝正在准备进攻北齐,所以,他召开这个座谈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佛教的人提个醒,警告他们:你们给我悠着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否则的话,凭借当时佛教的地位,周武帝难道是吃饱了撑的?跑过来开个会让大家来排排名次?也没什么好排的,肯定是佛教第一,周武帝没有理由把佛教放在最后一位。

但是佛教中人显然是佛经念的太多,大脑不灵光,我小时候喜欢看书,经常晚上藏在被子里看,我爸就经常说我:你别整天看书,当心成了书呆子,什么都不懂。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一个书呆子,但是参加本次会议的那些僧人却一定是书呆子。他们不明白周武帝的真实用心。

他们不但不明白,他们还很愚蠢。

佛教的人在座谈会上,没有秉承和谐、友好的风格,他们开始不停的争辩,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凭佛教如今的发展,怎么能排到第三位?佛教排第二,没有人敢排第一。他们同时还说,皇帝这样做,是对佛教的不敬,是对佛的不敬,会遭到惩罚的。

你不明白也就罢了,你还和周武帝对着干,皇帝岂是你能随便骂的?

周武帝生气了,真的生气了,他心想:我给你们面子,你们不要面子,反而来批评我?不想活了吧?皇帝说你是第三,你说你不是第三,难道你们连皇帝的话都不听?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想造反?

五月份,周武帝发布命令,开始大规模地消灭佛教。这一次,连道教和一些其他宗教也牵涉其中,道教是北魏时期流行的宗教,而周武帝想彻底与过去撇清关系,开创属于自己的大时代。

周武帝命令:烧毁所有的经书,砸烂所有的佛像,所有的和尚和道士全部还俗,没收寺庙、道观的土地,书上没有记载的宗教,全部属于邪教,一律格杀勿论。

在灭佛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贵族信佛的人不在少数,平民虽然没有地位,但是愤怒的情绪却在积蓄。

577年,周武帝率军攻占北齐的都城邺城,灭亡北齐,北齐推崇佛教的狂热情绪不在北周之下,甚至比北周还要过分,周武帝于是继续他的灭佛政策?这一次他的手段更加激烈。

他下令摧毁北齐境内所有的寺庙,大约三万座寺庙被捣毁,同时,大约300万和尚被迫还俗,这个数字是当时全国户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全部都是劳动力,我们可以想见,北朝的佛教盛行到怎样的地步。

眼看佛教被摧残,一个大和尚慧远威胁周武帝说:你依仗你皇帝的身份,打击佛教,等你死了之后,地狱里你就不是皇帝了,到时候看我们怎么收拾你。

周武帝对此嗤之以鼻,在他的心里,甚至在秦始皇,在汉武帝等人的心中,死后会是什么样的境遇,根本不在他们的计划内,他们的?程表里,只有统一和伟业。

所以秦始皇修建兵马俑,那是秦始皇带到地狱去的军队,是准备死后继续战争,统一地狱用的。他们根本不会害怕任何东西。区区佛教又哪能阻止他?

在经过周武帝狂飙突进的灭佛运动之后,北周的实力大增,税收年年成倍数的增加,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

即使不提那些还俗的劳动力是一笔多大的财富,仅仅是节省下来的土地和贡品,北周的财政负担就下降了一半。

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能信奉佛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随后他们就转变了看法,因为僧人的减?,劳动力增加,土地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还省下了香火钱。

人都是很现实的,对于百姓来说,来世毕竟看不见,摸不着,活着的时候能舒服一些,他们就很满足了。

消灭佛教,周武帝的实力增加了数倍,很快,他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北周灭北齐之战 历史上的北齐是怎么灭亡的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大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后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

0评论2020-12-312307

南北朝侯莫陈崇仕途顺风顺水为何结局不好?
侯莫陈崇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在当时的朝堂之上,政局动荡不安,作为大将军的侯莫陈崇,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受到了统治者的信赖,仕途发展的顺风顺水,但是侯莫陈崇最后的结局却很不好。那么侯莫陈崇怎么死的呢?侯莫陈崇像侯莫陈崇最初是跟着贺拔岳的,在贺拔

0评论2020-12-301006

宋元帝刘劭简介 刘劭弑父篡位在位三月遭处斩
刘劭(约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史称“宋元帝”,

0评论2020-12-292066

齐武帝萧赜简介 与北魏通好 南朝齐第二任皇帝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人物生平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比岁未稔,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

0评论2020-12-283117

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为什么称东昏侯
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萧宝卷出生在南北朝时期,是南齐的皇帝。萧宝卷是北齐的第六个皇帝,他在登基没多久就被废了。被废以后,年仅十九岁的萧宝卷被身边大臣的算计,失去了生命。那么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齐废帝萧宝卷剧照萧宝卷年少丧母,

0评论2020-12-274988

南齐海陵恭王萧昭文简介 被权臣废黜残害而死
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四任皇帝,494年在位。文惠太子萧长懋的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郁林王萧昭业之弟。隆昌元年(494年)四月,萧昭业被辅政的宗室萧鸾杀死,扶立萧昭文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0评论2020-12-261859

南北朝两位著名将士沈庆之和陈庆之有关系吗
沈庆之是南朝宋的一位著名的将领。沈庆之生于公元386年,卒于公元465年,出生在浙江德清。沈庆之小时候酷爱武术,并且有着长远的志向。公元399年,沈庆之十四岁,当时孙恩率领农民军起义,沈庆之便加入到其中。沈庆之画凭借自己骁勇善战,沈庆之在军

0评论2020-12-244278

盖吴简介 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天台王盖吴生平
盖吴(418-446)北魏关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北地卢水胡人。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盖吴在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起义,建百官,自称天台王,响应之人达十余万。盖吴联络刘宋,宋文帝刘义隆封他为雍州刺史、北地郡公。白广平率军西攻汧城(今陕西省陇

0评论2020-12-233925

揭秘:独眼龙皇帝如何处理自己出轨的王妃?
当徐昭佩跳进水井的那一刻,萧绎必定会看到一股气浪从井口喷涌而出。那股气浪说不清是什么颜色,也说不清是热的还是凉的,只是在他的眼前徘徊、漂移。他在一块怪石上坐定,抬头望天,好像整个天空都弥漫着这种说不清是混浊还是纯净的恶气。那个沉入井底的似乎

0评论2020-12-233647

南朝皇帝刘彧 唯一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只可惜刘彧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所以为了得到儿子,只好让自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肉搏一番

0评论2020-12-222052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的妇女假髻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

0评论2020-12-223842

冉闵屠胡百万是为汉人的英雄?还是一个杀人狂
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后,西晋国力衰败,外族原本知道中原王朝变弱了,但没想到会变的这么弱,打起来就像八国联军打义和团一样,不过晋朝皇帝没有慈禧跑得快,被抓了,穿上青衣,成了匈奴族首领刘聪的服务员。失去了政府的国人一部分过江投靠东晋,其余的遭到了史

0评论2020-12-221747

杨炫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散文家杨炫之生平
北魏散文家。杨或作阳,又误作羊,元魏北平(河北满城)人。史通及晁公武之读书志中误作羊炫之。曾任抚军府司马、秘书监、期城郡太守等职。博学能文,精通佛教经典。公元547年,杨炫之行经北魏旧都洛阳,当时正值永熙(532~534)年间兵乱之后,目睹

0评论2020-12-211367

宋武帝刘裕 南北朝成就最大的皇帝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属安徽萧县),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1-2],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

0评论2020-12-201123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