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健康频道导读: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是常态,每天门急诊量过万人次也不罕见,而其中超过七成为多发的常见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但社区医院诊……
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是常态,每天门急诊量过万人次也不罕见,而其中超过七成为多发的常见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但社区医院诊断骨质疏松没有专业筛查设备,看糖尿病也无药可开,连医师诊疗水平也倍受怀疑,没办法,95%的优秀医生都跑去三级医院了。
今年,为了践行分级诊疗,一线城市开始推行“延伸处方”政策,将常用的处方药延伸到社区医院,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开到常用药。
上海的长宁区、闵行区、徐汇区实行“处方进社区”,甚至“长处方”,一次可以开2~4周,乃至更长时间的处方药,北京甚至可以开两个月的处方药。多数慢性病用药不像作用机制复杂的肿瘤用药,都有一定的相似或可替代产品,因此先入社区的处方药将大大享受政策红利。
为KOL建社区联防
一般来说,处方药进医院需要经过招标,价低者入,竞争可谓白热化。更别说社区医院了,同品同规的药物,社区比大医院的价格便宜15%,甚至更多。虽说国家有一定补贴,但利润水平也不是那么可观。
有些城市实行政府统一招投标,价格就不是单一因素了,要考量的标准有很多。一趟投标下来,成了还好,失败了,则会士气大跌。
政策的东风已经吹起,看着碗里香喷喷的肥肉却无从下手,真是着急,社区医院快到碗里来!
传统的方法太费劲,正好近年来医疗风云变化大,政策东风一阵又一阵,这都是机会。我们先找到社区医院的痛点,再各个击破,可省力不少。
社区医院最大的痛点是有心无力、无权威性。按照分级诊疗政策,社区医院扮演的角色一是疾病预防,二是95%的疾病自己搞定,不要给三级医院哥哥们添麻烦。但是社区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足,就连骨质疏松都没有专业的筛查设备。想打仗,可连小米加步枪都木有哇。
这时,我们要找准机会,抓住一个我们药物治疗的细分核心适应症,全力突击。要多细分?肠癌里要准确到转移性结直肠癌,肺癌里细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高血压不只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好细分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程度。要知道,够细才够精准,才够专业,才够特别。
凭我们自己过于商业化,很难形成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我们要找到这个领域内的顶级KOL(最权威的专家)。从他的痛点处切入,以为他建立全国示范性“社区联防”体系为名,邀请他发起联合周边各社区医院的“某疾病社区联防体系”,目的是为了早期筛查、早期确诊,实现患者诊疗后的早期获益。
将三级医院和大牛专家的名字挂在社区医院,将三级医院的优秀设备引进社区医院,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不仅可以迎合分级诊疗的国家政策,也能将患者真正留在社区,缓解三级医院“看病难”问题。对大专家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全力将这种联防体系建立完善后,即可向全国推行,专家可在短时间内名声鹊起。
中青年医师练兵
可我们的处方药在哪儿呢?
社区医院的另一个痛点是有人来看,无人诊断。患者对社区医院最大的误会就是“水平太差”,患者不敢入门,关于“95%的优秀医生都在三级医院”这样的传言已经传遍大街小巷,患者宁可花一整天泡在三级医院看个感冒,也不愿进入社区医院。
而三级医院卧虎藏龙,优秀大专家太多,多数中青年医师无法崭露头角,有着气吞山河的胸怀,却只能低调行事,他们何尝不需要一展拳脚?虽说三级医院患者多,门诊量看都看不完,但你走到住院部看看,许多中青年医生并无太多事情可干,药企不太关注,护士也只是打个招呼,除了偶尔的查房,大多就只剩下自High了。
除了“社区联防”,我们何不做得更多、更深度一点,何不邀请大专家派出几位门下副主任医师弟子前往社区医院练兵打仗,让中青年医师享受仰视的荣光,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也为基层医院带去患者对其诊疗水平的信任感,还能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和见识。日子一长,患者都养成了就医习惯,粘性自然强。
但前提是派驻的中青年医师得跟咱们关系好,得把咱的处方带到社区医院。
话说老给你开品牌药,可是医院买不到,这不闹心么?你不着急,患者都得躁了。时间一长,还怕咱的处方药进不了社区医院么?
查看更多关于【行业药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