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脸色看健康:怎样通过面色看一个男人的健康状况
正常面色
健康中国人的面色,一般是红润而有光泽,其中微泛黄色,表示血气充盈。但也会因年龄、体质、遗传、职业、日晒程度等因素又有所差别。但主要由3种基本色调构成:黑色的深浅因皮肤中黑色素成分的多少而定;黄色的浓淡则取决于角质层的厚薄,以及其间某些色素成分的含量;红色的隐现与皮肤中毛细血管分布的疏密、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血液流量有关。如果皮肤的颜色与其平时的肤色有较大的改变,排除了正常的外来影响的因素外,就要考虑疾病或亚健康的可能性。
苍白脸色
一般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大多为虚寒症或失血。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是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状况不佳脸色会发白;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等也会脸色发白;有贫血倾向的人,会因为血红素不足而使脸色容易呈现白兼萎黄之色。
调养之道:
虚则补之。如果没有特别的病症表现,食补是最好的办法!原则是缺啥补啥。多补充坚果、水果、豆类、鱼肉、鸡肉等食物。必要的话,食用一些红枣和枸杞也是不错的方法。
潮红脸色
在中医看来,红色多为热症。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血流加速则皮肤呈现红色。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而两颧绯红,可能是阴虚火旺的虚热。
调养之道:
脸色长期像婴儿脸蛋一样红彤彤的人,要注意可能有心脏方面的疾病,请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涂抹一些药膏来改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状况。对刺激性的食物说再见吧,同时避免对面部的冷热刺激。当然,脸色发红多半跟身体状况有关,找医生帮忙!
青紫脸色
关于面色青紫的病因,中医认为多为寒症、痛症和肝病。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简单地说,如果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一种没有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就会呈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颊、肢端最为明显。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病导致血液中废物过多等,也都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调养之道:
你太累了,或者是压力太大,要不就是营养跟不上,再可能就是你病了,最好去医院检查检查。如果是发绀,表示血液中缺氧,需要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对于寒症,中医理论通常要“祛寒”,多吃些牛羊肉、胡椒、生姜来激发热能,加快新陈代谢。寒气一去,身体“暖和”起来,脸色自然不再泛青。配以适当的运动效果当然更好!
发黄脸色
中医认为面色发黄多因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充养。而生活中常见的“黄疸”大多是由于肝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皮肤组织与黏膜而造成的,主要在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等患者中出现。还有一种可能是面部皮肤及手脚掌呈现明显的黄色,多出现在秋冬季,原因很可能是进食大量的南瓜、胡萝卜导致了体内胡萝卜素异常增高。
调养之道:
对于偏食、营养不均衡引起的脸色偏黄,调整膳食结构、补充营养是头条,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低脂的肉类,坚持食用石榴、木瓜,喝牛奶和杏仁露一定会转好的。同时别忘了补脾和化湿。经常吃些薏仁、莲子、龙眼和红豆煲糖水。如果患上先天性胡萝卜素代谢转换酶缺乏症,就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绝缘吧。经常的熬夜、生活不规律也是“黄脸”出现的重大因素,当下就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吧!
黑色脸色
肾脏具有过滤的功能,能够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含量,内分泌系统则调节一些人体色素的代谢,如果出现问题,会使一些代谢产物淤积在体内,造成肤色呈现黯黑。一开始会在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色素沉淀,慢慢从脸部扩散到全身。中医认为脸色发黑多属寒症;虚症,多见于肾虚和血淤,常为久病、重病,也是肾亏的表现,故常用补肾药物来治疗。
调养之道:
多食用具有护肾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瘦肉、胡萝卜、冬瓜、西红柿、柑橘、柿子、干果类等。上述食物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锌类微量元素等,有利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注意调节食物的酸碱性,摄取碱性的食物更为健康。核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淡菜、枸杞都是补肾佳品,用这些食材煲汤或煮粥食用,给身体长期的调养,另外,早晨空腹饮用一大杯蜂蜜水,也可以有效地排出体内毒素哦!
查看更多关于【男性健康】的文章